岁晚穿池结小亭,地偏聊欲寄幽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朋(bīn péng)的意思:宾朋指的是贵宾和朋友,形容受到热情周到的招待和款待。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隔生(gé shēng)的意思:指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等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几乎无法相互理解。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无厌(wú yàn)的意思:不满足于已有的,贪得无厌
闲散(xián sǎn)的意思:指时间或精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安排妥当,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
虚檐(xū yán)的意思:指虚假的外表或表面的光鲜,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物。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幽情(yōu qíng)的意思:幽情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感伤,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感内敛、柔软,表达一种含蓄的情感。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照眼(zh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或言论引起关注、引起注意
- 鉴赏
这首宋代张纲所作的《作亭池上日游其间颇觉自适》,描绘了诗人晚年在池边筑亭,寻求心灵寄托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美好画面。
首句“岁晚穿池结小亭”,点明了时间背景和建造亭子的地点,岁末时节,池水清澈,小亭初成,为下文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地偏聊欲寄幽情”一句,透露出诗人选择偏僻之地建亭,旨在寄托内心深处的幽远情感,体现了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虚檐风度披襟爽,曲岸波平照眼明”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亭子周围环境的清雅与宜人。风吹过空旷的亭檐,带来一丝凉爽,令人心旷神怡;曲折的岸边,波光粼粼,映入眼帘,明亮而清澈,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
“过我宾朋无厌数,傍人鸥鹭不须惊”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朋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自然界的尊重。无论是来访的宾客还是周围的鸥鹭,都显得轻松自在,没有丝毫打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待客之诚挚,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态的和谐态度。
最后,“圣朝乞得身闲散,便觉渊明是隔生”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以及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在这样的时代,能够获得身心的自由,享受闲适的生活,仿佛自己已经超越了世俗,达到了与古代隐士相似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除夕前一日南叔兄会杨仲博杨季穆诗
玄里探幽识罔冥,易中观象见文明。
心虚有友皆三益,宇静无时不四并。
物理玩来成独笑,年华见惯渐忘惊。
只馀亲友关天分,离合钟情不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