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广文俞同年贺太守·其二》
《和广文俞同年贺太守·其二》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三登从此淳熙一雨炎官霁威

绿润田畴今已遍,凉生殿阁故应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淳熙(chún xī)的意思:纯朴和善的品德。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殿阁(diàn gé)的意思:指官署、宫殿等高级建筑,也用来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霁威(jì wēi)的意思:指天气转晴,太阳出现在云层之上,光芒照耀万物。

三登(sān dēng)的意思:三次登上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炎官(yán guān)的意思:指高官显贵,也指官位高而权力大的官员。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初晴的景象,以及雨水对农田的滋润与带来的凉爽之感。诗人虞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句“三登从此数淳熙”,可能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年份或时期,经历了三次登基或某种重要的仪式,这里“淳熙”作为年号,代表了一段历史时期。然而,此处的“三登”与“淳熙”之间的具体联系,需要结合更广泛的背景知识来理解,此处仅从诗句本身出发进行赏析。

次句“一雨炎官遂霁威”,描述了一场大雨之后,炎热的天气得到了缓解,仿佛是炎夏的统治者(“炎官”)受到了抑制,雨后的清凉带来了舒适。这里的“霁威”形象地表现了雨后天气的转变,给人一种清新舒爽的感觉。

接着,“绿润田畴今已遍”,诗人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指出雨水已经均匀地滋润了田野,使得原本可能因干旱而显得枯黄的土地变得绿意盎然。这不仅体现了雨水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最后,“凉生殿阁故应微”,诗人将视角转至人工建筑——宫殿或庙宇,指出在这样的凉爽天气中,即使在高大宏伟的殿堂之中,也能感受到微风带来的凉意。这一句通过对比自然与人工环境,进一步强调了雨后气候的宜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卜算子.小园饯春感赋

燕子逐春来,杜宇催春去。

剪就垂阳绿万缕,难绾韶光住。

花事已飘零,风雨还相妒。

山寺西南草似烟,梦断春归路。

(0)

齐天乐.咏月

一轮推起沧溟底,高明朗开天际。冷浸银河。

光凝玉宇,人在层楼无寐。浮生倦矣。

叹春去秋来,几团愁思。

念故伤离,此宵流尽不平泪。

飞觞谁又作赋,更羁人戍妇,杯酒应醉。

铁马宵征,金钲夜起,亦有英雄豪气。姮娥恁似。

问炼就银蟾,屏除纤翳。冷遍尘寰,几人心似水。

(0)

鹧鸪天.悼亡

庭树声清秋意生。西风吹恨入银屏。

十年行止如丝缚,三载情怀空泪倾。

香未觅,赋难成。人间天上不分明。

待看化鹤归来日,同奏楼头红玉笙。

(0)

绮罗香.春景

杏脸霞蒸,桃腮酒晕,春满林园西北。

静倚高楼,晴旭照人如拭。

才褪却、几阵轻寒,便妆就、万般春色。

最堪怜、阁雨飞烟,好风搅得浑无力。

溶溶南浦绿满,知是年时别处,行踪空觅。

燕雁初归,那识近来消息。

织愁纹、柳线莺梭,遮望眼、乱山斜日。

羡飞云、此去长安,片时能见得。

(0)

一萼红.寄怀大姊

最凄迷。是小亭疏雨,岑寂送春归。

香径残红,芳池暗绿,眼底离恨菲菲。

更一片、江城新草,待东风、吹到天涯。

闲煞南楼,湘帘卷处,燕子来时。

别怨经年未遣,奈支离病骨,还又依依。

万叠银笺,千行锦字,旧来怀抱都非。

算几度、花时来往,忆西园、风影怕重题。

纵有垂杨百尺,难系愁思。

(0)

探春令.题明鸳湖女史黄皆令“自画小影”

宝奁开处,嫦娥应识,愁眉春绽。自怜瘦损秋风面。

浑不是、寻常见。韶光几度阴晴换。剩幽兰相伴。

任人间、老尽芳菲,万种只恁湘波远。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