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莺晚,风光夏叶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承欢(chéng huān)的意思:承担着欢乐、喜悦的责任或使命。
丹霞(dān xiá)的意思:形容山岩色彩鲜艳多变。
雕藻(diāo zǎo)的意思:指修饰过分繁琐,过于华丽,不切实际的文辞或装饰。
独有(dú yǒu)的意思:指独特、只有一个,没有其他相同的。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伏枥(fú lì)的意思:指马匹在奔跑中停下来休息,比喻人在劳累之后得到休息。
焕景(huàn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色明亮、美丽的样子。
欢宴(huān yàn)的意思:指喜庆的宴会或欢乐的聚会。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兰蕙(lán huì)的意思:指芬芳美丽的花草,也用来形容文采或才情出众的女子。
良朋(liáng péng)的意思:指良好的朋友或亲密的伙伴。
朋比(péng bǐ)的意思:朋友之间相互攀比、比较,追求虚荣心和面子。
琼琚(qióng jū)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宝物或事物。
席上(xí shàng)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的席位上,也泛指在正式场合的座位上。
霞外(xiá wài)的意思:指超越尘世的美好景象或事物。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燕裾(yàn jū)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赵瑟(zhào sè)的意思:指人的情绪低落或心情沮丧。
- 注释
- 伏枥:马厩。
丹霞:红色的山霞。
遮园:遮盖园林。
焕景:增添景色。
行云:飘动的云彩。
层阜:层层山峦。
蔽月:遮挡月亮。
清渠:清澈的水渠。
赵瑟:古代的一种瑟。
燕裾:燕尾服。
花落:花瓣凋落。
春莺:春天的莺鸟。
风光:景色。
夏叶:夏季的新叶。
良朋:好友。
兰蕙:兰花和蕙草。
雕藻:华美的辞藻。
琼琚:美玉。
狂歌客:狂放的歌者。
承欢:接受欢乐。
宴馀:宴会之余。
- 翻译
- 马在丹霞山外的枥中静立,园林美景因此而更显舒展。
云彩在层层山峦间飘荡,月光洒落在清澈的河渠之上。
亭子里有人弹奏赵地的瑟乐,宴席上舞者身着燕尾服翩翩起舞。
花朵凋零,春莺的歌声渐弱,夏日的新叶刚刚开始展现生机。
好友如兰草和蕙草般高雅,文采斐然胜过美玉。
只有那个狂放的歌者,来参加这欢乐的宴会余兴未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庄宴集图景。开篇“伏枥丹霞外,遮园焕景舒”两句,以壮丽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设定了一个隐秘而美丽的山中园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遮蔽的园林与开阔的丹霞形成鲜明对照,营造出一种既幽深又辽阔的意境。
接下来的“行云泛层阜,蔽月下清渠”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溪流潺潺、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行云”和“泛层阜”不仅形象地描述了云的飘逸与山的层叠,更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蔽月下清渠”则以静谧的夜色衬托出溪水的清澈,增添了一份宁静。
诗中的“亭中奏赵瑟,席上舞燕裾”两句,转而描写了宴集的热闹与欢快。赵瑟为古代乐器之一,其声音悠扬悦耳;燕裾则是轻盈飘逸之物象征,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宴会上人们的愉悦心情和高雅举止。
随后的“花落春莺晚,风光夏叶初”两句,则是在时间的流转中捕捉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美。春天的花朵纷纷飘落,而夏日的绿意却刚刚展开,这不仅是对景物变化的观察,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流转的感慨。
“良朋比兰蕙,雕藻迈琼琚”两句,以精美的辞藻和高雅的意象,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以及文人的高洁品格。其中,“良朋”指的是品行高尚的情投友人;“兰蕙”、“雕藻”、“琼琚”则是形容美好和纯净事物的词汇,通过这些比喻,诗人传达了对真挚友谊的赞扬。
最后,“独有狂歌客,来承欢宴馀”两句,则突出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位狂放不羁的歌者,他以其特立独行的风姿,在这山中宴集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记。这里的“独有”强调了这位歌者的个性与众不同,而“来承欢宴馀”,则显示出他对朋友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庄自然景观、人文活动以及季节更迭等方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艺术氛围的宴集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真挚友谊的无限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