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溪惟见石,半岭忽逢僧。
径转已无路,山开又一层。
这首清代诗人蔡珽的《由退谷至广泉道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山行图景。首句“曲曲绿坡道”展现了蜿蜒曲折的小径穿行在翠绿的山坡上,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接下来的“翛然策杖登”则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地拄杖登山的闲适姿态。
“乱溪惟见石,半岭忽逢僧”两句,通过“乱溪”和“石”描绘了山间溪流的不规则与石头的零星分布,而“忽逢僧”则带来意外的惊喜,暗示了山中的幽静与禅意。接着,“径转已无路,山开又一层”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曲折变化,仿佛引导着诗人探索未知的深度,寓意人生的顿悟与境界的提升。
最后两句“祇园钟鼓静,何处觅秋镫”,以“祇园”(佛教名胜之地)的钟鼓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而“秋镫”则可能象征着寻找心灵的归宿或期待的某种启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行的景色与内心的感悟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体悟。
谁能怀抱信分明,扰扰相欺是世情。
只有陋儒夸势利,几曾高位□功名。
欲将志义期千载,只合溪山过一生。
君向此堂应笑我,病身南北正营营。
蓬山有行客,欲上北城舟。
学问本闳博,言谈非谬悠。
尝陈帝王略,得试紫云楼。
一时惊豪捷,况复富春秋。
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缪。
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
忽怀淄川组,夙昔愿始酬。
出饯集俦侣,清欢期少留。
酒阑竟不至,眷眷久临流。
微我独有咎,此诗聊可求。
悠悠行处是风波,万事万惊久琢磨。
心逐世情知龃龉,身求闲伴恐蹉跎。
功名自古时应少,山水输君乐最多。
争得有田收迹去,比中文酒数经过。
画船齐泊倚青山,正值春风阻往还。
江作鼓鼙声浩渺,树为城障绿回环。
幽花婀娜偏当眼,啼鸟交加亦解颜。
使者文章工不浅,尽将模写寄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