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洛 下 园 池 宋 /邵 雍 洛 下 园 池 不 闭 门 ,洞 天 休 用 别 寻 春 。纵 游 只 却 输 闲 客 ,遍 入 何 尝 问 主 人 。更 小 亭 栏 花 自 好 ,侭 荒 台 榭 景 才 真 。虚 名 误 了 无 涯 事 ,未 必 虚 名 总 到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洞天(dòng tiān)的意思:洞天指的是隐藏在山水之间的幽静、美丽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境界高深、见识广博。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洛下(luò xià)的意思:指洛阳城下,泛指离家远行或离开故乡,也可以表示离别或别离之情。
台榭(tái xiè)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楼阁或宫殿。
天休(tiān xiū)的意思:天休是一个谐音词,意为“天下休息”或“天地休止”。表示一切平静、宁静,没有战争、纷争等动荡的景象。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无涯(wú yá)的意思: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闲客(xián kè)的意思:指没有任何事情要做,无所事事的人。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园池(yuán chí)的意思:指园中的池塘,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自好(zì hào)的意思:自我满足,不与他人交往
- 注释
- 洛下:指洛阳。
园池:园林池塘。
不闭门:门户常开。
洞天:自然美景。
别寻:特意寻找。
纵游:任意游玩。
闲客:悠闲的游客。
遍入:到处游览。
主人:园林主人。
更小亭:小亭子。
花自好:花儿独自美丽。
尽荒台榭:废弃的楼阁。
景才真:景色才显得真实。
虚名:空有盛名。
误了:耽误。
无涯事:无尽的事务。
未必:不一定。
虚名总到身:虚名总是落到每个人身上。
- 翻译
- 洛阳城中的园林从不关闭大门,无需特意去寻找春天的洞天福地。
即使随意游玩,也比不上悠闲的游客,遍览其中,从未询问过主人。
小亭栏杆边的花朵独自盛开,荒废的楼阁景色才显得真实。
虚名往往会耽误无尽的事务,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得到虚名的眷顾。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洛下园池》,描绘了洛阳城下园林景色的闲适与自然。首句“洛下园池不闭门”,写出了园池开放,无需特意寻找春天的景象。次句“洞天休用别寻春”进一步强调园中的春色无需刻意探寻,随时可得。
第三句“纵游只却输闲客”,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使随意游玩,也比不上那些有闲暇时间的游客能更好地欣赏园中景色。第四句“遍入何尝问主人”则暗示了园主并不在意他人来访,更注重的是自然之美。
第五、六句“更小亭栏花自好,尽荒台榭景才真”,通过描绘小亭栏边的花朵和荒废的台榭,展现出园池的宁静与质朴,景色的真实性反而在荒凉中得以凸显。
最后两句“虚名误了无涯事,未必虚名总到身”,诗人以园池的宁静与世间的虚名相对照,指出追求虚名可能会耽误真正的生活享受,而这些虚名并非都能落到每个人身上。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邵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蒙示黄礀佳诗三读钦羡辄继韵仰报嘉赐
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岂知公偷闲,临水照缨绂。
虽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傥或似山阴,清流可共祓。
贪德实以济,行地不郁郁。
赵洛与陶丘,相比亦彷佛。
解后逢公赏,一洗伏流屈。
可爱不可唾,众议那可咈。
彼是公馀波,本来非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