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其八饱山亭》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其八饱山亭》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五言绝句

客但憩此亭,饱看山色足。

若更入山深,宁知真面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饱看(bǎo kàn)的意思:

尽量看。 元 耶律楚材 《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之二:“掀髯坐语閒临水,仰面徐行饱看山。”《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吴衙内 指望帮过了船边,细细饱看。谁知纔傍过去,便掩上舱门。”

面目(miàn m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貌。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真面目(zhēn miàn mù)的意思:真实的面貌或真正的本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饱山亭中观赏山色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深入探索自然奥秘的向往。

首句“客但憩此亭”,点明了人物与地点,一位客人在饱山亭中休息。这里的“憩”字生动地表现了客人的悠闲与放松状态,同时也暗示了饱山亭是一个适宜休憩、欣赏风景的地方。

接着,“饱看山色足”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通过长时间观察山色后内心的感受。这里的“饱”字不仅指视觉上的满足,也暗含了心灵上的充实与愉悦。诗人通过“饱看”这一行为,表达了对山色之美的深深陶醉和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

后两句“若更入山深,宁知真面目”,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鼓励读者或自己,如果能深入山中,或许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真谛,揭示出隐藏于表面之下的深层意义。这里蕴含着对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渴望,以及对自然深层次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饱山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在自然中的感受,既展现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又激发了对更深层次自然奥秘的探索欲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赵北口即景·其二

燕南赵北旧曾闻,历览真逢意所欣。

苕霅溪山吴苑画,潇湘烟雨楚天云。

渔歌隔浦惊鸥阵,客舍开窗数雁群。

方喜湖光涤尘壒,何来诗思与平分。

(0)

诣斋宫作

六龙夙驾迎春驭,百辟同钦祈谷斋。

丽日和风调玉律,綵幡花胜耀天街。

穹窿青宇礼皇乾,坛位瞻馀视豆笾。

礼酌简繁惟致敬,心期旸雨协占年。

斋宫坐久爱清嘉,香袅明窗篆缕斜。

静听排门喧吉爆,春音先到万民家。

(0)

晚荷

御湖芙容强半紫,山庄䓿萏如霞美。

初来时节乃新秋,谓是偶然耐寒尔。

塞垣旋跸近重阳,尚有临波缬红绮。

宛向霜天共菊芳,依然露屿同葭倚。

南暄北冷殊未然,彼屈此伸固其理。

(0)

新秋月

万里絮云收,纤阿素綵流。

半韬飞汉镜,直挂钓诗钩。

楼角梧桐淡,墙根蟋蟀稠。

坐听兼倚望,耐是独宜秋。

(0)

江山一览阁

无路中间有路通,豁然开朗眄长空。

句披月胁天心妙,窗纳千岩万壑风。

橘树迎人还郁翠,杏花过雨乍殷红。

谁云俯仰成陈迹,恰似沙纹浅印鸿。

(0)

广济寺铁树歌

石桥之北凤城西,庄严净域开招提。

我来白昼考岁月,苔阶偶抚昔人碑。

石龟石柱出废址,如幻具足非然疑。

宝构珠缨悬日月,相好特表天人师。

戒坛左峙授摩羯,擘窠神迹辉云楣。

曲廊右转筑精舍,虽城市也而幽奇。

庭前倔强矗老干,摩挲不辨桐与桤。

轮囷盘郁戛霄汉,层层旌节排神芝。

白足僧人称铁树,木疏希见谁能知。

大椿散木此其类,名以不坏理亦宜。

很山千岁挺不朽,彼小隐耳奚堪题。

饱参佛定得如是,熟阅世道何纷兮。

天风为我吹万虑,童童盖下聊依迟。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