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饱山亭中观赏山色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深入探索自然奥秘的向往。
首句“客但憩此亭”,点明了人物与地点,一位客人在饱山亭中休息。这里的“憩”字生动地表现了客人的悠闲与放松状态,同时也暗示了饱山亭是一个适宜休憩、欣赏风景的地方。
接着,“饱看山色足”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通过长时间观察山色后内心的感受。这里的“饱”字不仅指视觉上的满足,也暗含了心灵上的充实与愉悦。诗人通过“饱看”这一行为,表达了对山色之美的深深陶醉和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
后两句“若更入山深,宁知真面目”,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鼓励读者或自己,如果能深入山中,或许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真谛,揭示出隐藏于表面之下的深层意义。这里蕴含着对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渴望,以及对自然深层次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饱山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在自然中的感受,既展现了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又激发了对更深层次自然奥秘的探索欲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诣斋宫作
六龙夙驾迎春驭,百辟同钦祈谷斋。
丽日和风调玉律,綵幡花胜耀天街。
穹窿青宇礼皇乾,坛位瞻馀视豆笾。
礼酌简繁惟致敬,心期旸雨协占年。
斋宫坐久爱清嘉,香袅明窗篆缕斜。
静听排门喧吉爆,春音先到万民家。
广济寺铁树歌
石桥之北凤城西,庄严净域开招提。
我来白昼考岁月,苔阶偶抚昔人碑。
石龟石柱出废址,如幻具足非然疑。
宝构珠缨悬日月,相好特表天人师。
戒坛左峙授摩羯,擘窠神迹辉云楣。
曲廊右转筑精舍,虽城市也而幽奇。
庭前倔强矗老干,摩挲不辨桐与桤。
轮囷盘郁戛霄汉,层层旌节排神芝。
白足僧人称铁树,木疏希见谁能知。
大椿散木此其类,名以不坏理亦宜。
很山千岁挺不朽,彼小隐耳奚堪题。
饱参佛定得如是,熟阅世道何纷兮。
天风为我吹万虑,童童盖下聊依迟。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