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日自漳州府回闽宪因思去年七月五日出闽关土人云宪司官初过此关值微雨故有小不利今出关而天日晶明旌节当复还矣及至京师纠劾奸贪事既得实彼乃伏诛我则还职再入关天又晴人复云必大亨也前后所作二绝句谩志于此·其二》
《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日自漳州府回闽宪因思去年七月五日出闽关土人云宪司官初过此关值微雨故有小不利今出关而天日晶明旌节当复还矣及至京师纠劾奸贪事既得实彼乃伏诛我则还职再入关天又晴人复云必大亨也前后所作二绝句谩志于此·其二》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绝句

再入关来宿雨晴,南公遗谶以堪凭。

还知生死从天定,只把丹心玉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南公(nán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公众面前表现得非常谦虚、低调。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天定(tiān dìng)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由天命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遗谶(yí chèn)的意思:指先人留下的预言或警示。

玉京(yù jī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再次进入关卡时的内心感受与外界的预兆。诗中充满了对命运、生死以及个人信念的深刻思考。

首句“再入关来宿雨晴”,描绘了诗人第二次踏入关卡时,天空刚刚放晴的景象,暗示着一种新的开始或转折。接着,“南公遗谶以堪凭”一句,引入了古代预言或先知的元素,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

“还知生死从天定,只把丹心注玉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看法,认为这些都由上天决定,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将忠诚之心献给国家(玉京通常象征朝廷或国家)。这种坚定的信仰和对国家的忠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忠诚与信念的坚持。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精神品质显得尤为珍贵,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追求,也映射出时代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一席上赠张建康

本是白蘋洲畔客,虎符卧镇江城。

归来犹得趁鸥盟。柳丝摇晓市,杜若遍芳汀。

莫惜飞觞仍堕帻,柳边依约莺声。

水秋鲈熟正关情。只愁宣室召,未许钓船轻。

(0)

夜泛西湖

明月欺人醉不知,夜深偷入读书帏。

好将松户牢关锁,留此清光莫放归。

(0)

忆秦娥

天一角。南枝向我情如昨。情如昨。

水寒烟淡,雾轻云薄。吹花嚼蕊愁无托。

年华冉冉惊离索。惊离索。倩春留住,莫教摇落。

(0)

燕子

燕子何光彩,飞飞引众雏。

营巢终老草,解语只含胡。

贺厦恩非浅,焚宫祸亦殊。

寥寥鸿鹄志,嗟汝岂能俱。

(0)

必竟恁地歌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0)

王亚之见访知谹父郎中得女戏作·其一

春风剪綵花开脸,秋水为神玉作肌。

解使门阑添喜色,宜来何必是男儿。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