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东郊(dōng jiāo)的意思:指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远离世俗、清心寡欲。
峨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峰峦叠嶂。
后生(hòu shē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或资历较浅的人。
乐职(lè zhí)的意思:愉快地履行职责,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
鹿头(lù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首要部分或者最有代表性的部分。
人日(rén rì)的意思:指人的生日,即个人的生辰。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渊才(yuān cái)的意思:指深厚的才能和广博的知识。
再来(zài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重复出现或再次发生的意思。
樽罍(zūn lé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质高尚,有价值。
- 注释
- 当年:过去的一年。
蜀:四川。
峨眉:峨眉山。
肯:愿意。
再来:再次来访。
童子:小孩。
遥知:远望知道。
颂襦裤:孩子们的欢呼。
使君:官员。
洗樽罍:清洗酒杯。
鹿头:地名,鹿头山。
北望:向北眺望。
逢雁:遇见大雁。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节。
尚有梅:还有梅花开放。
不堪:不能承受。
歌:唱歌。
《乐职》:古代诗歌,表达欢乐之情。
后生:年轻人。
子渊才:子渊般的才华。
- 翻译
- 当年满怀遗憾离开蜀地,未曾再见峨眉山便不再来。
远方的孩子们已预知我要归来,官员们提前洗净酒杯等待。
在鹿头山北望,期待能遇见归雁,人日时节东郊仍有梅花盛开。
我已年迈,无法再唱欢快的歌曲,年轻人啊,试着寻找像子渊那样的才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送贾讷倅眉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深情和豪放的笔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当年入蜀叹空回”两句,开篇便以感慨的心情回顾往事,表明诗人曾经在蜀地(今四川一带)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未见峨眉肯再来"则透露出一种决绝的情绪,对未能亲眼目睹峨眉山的遗憾。
接着,“童子遥知颂襦裤,使君先已洗樽罍”两句,以童子的远识与使君的清洁比喻,赞美贾讷倅之才华横溢,如同童子对未来有着非凡的预见,而使君则像已经洗净了酒具一样,预示着他将要离开旧生活,踏上新的旅途。
“鹿头北望应逢雁”写出了诗人在鹿头山向北眺望,似乎能遇到飞过的雁阵,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朋友重逢的情感。"人日东郊尚有梅"则描绘出即使是在寒冷的冬日,东郊之地仍旧有梅花盛开的情景,这里的“梅”常用来象征坚贞不渝和高洁孤傲,也许暗指诗人的品格或是对友情的坚持。
最后,“我老不堪歌《乐职》”表达了诗人对于年事已高,力不能及,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投入地去歌唱《乐职》(古代的一种乐曲)的无奈。而“后生试觅子渊才”则是鼓励贾讷倅要发掘自己的才能,就如同探寻大海中潜藏的珍珠一样,充满了对友人未来发展的期待和赞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文学才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