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感》
《春感》全文
清 / 杨恩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几日东风放颠阑干如水夕阳天。

桃花红雨梨花雪,春到人间便可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放颠(fàng diān)的意思:形容行为举止不稳定,轻浮不踏实。

红雨(hóng yǔ)的意思:形容战场上鲜血直流,流血成河。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阳天(yá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气,没有阴云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以东风、夕阳和花开花落为背景。"几日东风尽放颠",形象地写出春风劲吹,万物复苏的场景,仿佛连东风都变得疯狂起来。"阑干如水夕阳天",则以阑干喻湖面或池塘,夕阳映照下的水面如同流动的水,与天色交融,营造出宁静而温暖的画面。

"桃花红雨梨花雪",运用比喻,将桃花比作红雨,梨花比作白雪,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春到人间便可怜",诗人感叹春光的美好,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和怜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春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诗人对春景的深深感触,展现出清代诗人杨恩寿对于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杨恩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桔槔叹

城中祷雨城外晴,城外祷雨赭云生。

赭云散尽暮天碧,城外遍起桔槔声。

桔槔彻夜声不停,判将身手与天争。

天公仁闵覆苍生,百神司命周八纮。

雨师唤云云不应,雷公鞭鼓鼓不鸣。

付与桔槔自作程,桔槔非人水不行。

鹤俯鹳啄尻首并,汗流渍与井干平。

畦中依然水不盈,苗稀散作鱼尾赪。

夜阑气尽声不尽,隐隐倦力相支撑。

此时肃肃晓风清,城中达官梦初醒。

美人素绠汲银瓶,辘轳却向雕阑听。

(0)

和汪芗圃丈甲寅元日题门韵

地僻真教远市嚣,何曾爆竹听终宵。

年随马齿骎骎长,事共鸿泥渐渐消。

是处朝正沸车马,何人曲宴隔云霄。

无端振触春明梦,如此韶光度寂寥。

(0)

万松寺

拾级上层嶂,苍松来攫人。

盘旋惑前路,松若偕山莽。

威凤互低昂,瘦虬争嶙峋。

欹横挺奇势,幂地无朝曛。

悬厓气阴森,巉削出画皴。

遒枝罥茑萝,蒙茂云影屯。

寒翠染衫袂,翛翛无点尘。

斯须好风来,天籁空中闻。

古调协宫徵,使我清心魂。

纵横历百折,橐驼西向蹲。

佛屋衔层碧,俶诡罗秋雯。

万松青一色,护此龙象尊。

磨砻费天匠,变幻如鬼神。

路阻无剑台,西望空逡巡。

(0)

广信至玉山舟中·其一

水如树欲静,滩如风不宁。

百里断肠声,当年游子听。

一往不可复,此行安所欲。

千古流水心,耿耿在幽独。

(0)

同陈十黄四冯三吴二塔山寒望

绪风款冬心,零雨补月额。

方寒节候迟,沿溪叶未脱。

同居四五人,先期戒朝秣。

言从万瓦外,一快霜野阔。

澄水面可照,疏芳聊手掇。

绁林企单椒,望见久莫达。

瞻前及翠微,顾后已木末。

食单先僧厨,小憩倚寺闼。

荡胸远天开,舒眼四望豁。

临贺送寂寥,泷吏戏乖剌。

滮彼南溪水,东北流活活。

独葆在山清,皎然不敢夺。

归骑钟鱼催,来径羊牛括。

待渡寻鹿场,植援聚鱼沫。

山醉习氏池,柳记袁家渴。

人村暖可亲,旧荜恋难割。

长江大艑重,清湘雁程遏。

胜境无穷探,所嗟故乡越。

(0)

出都兼旬明日是江南境

六渡黄河水,车箱鬓欲丝。

健饶为客味,贫愿到家迟。

湖月初弦夜,桥霜渐白时。

路尘才碾尽,已误菊花期。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