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夏四月,丁酉雷以飓。
覸彼蹶童膺,神书如艾炷。
丹迹隐可辨,暸暸触神故。
艾炷(ài zhù)的意思:指燃烧艾草的香炷,比喻对人的赞美或称颂。
比数(bǐ shù)的意思:比较数字大小的一种方法。
不惩(bù chéng)的意思:不惩指的是不惩罚、不处罚。
孱躯(chán qū)的意思:形容身体虚弱、瘦弱无力。
飞电(fēi diàn)的意思:形容速度极快,如电一样飞快。
浮屠(fú tú)的意思: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中楼阁。
抚躬(fǔ gōng)的意思:抚摸自己的胸膛,表示懊悔、自责。
告行(gào xíng)的意思:告知行动的事情
苟全(gǒu quán)的意思:为了苟且保全而放弃原则或道德。
果仁(guǒ rén)的意思:果仁是指水果中的种子,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或本质。
含灵(hán líng)的意思:指有灵气、有生命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
灵徒(líng tú)的意思:聪明才智过人的学生或徒弟。
灵果(líng guǒ)的意思:指具有特殊意义或价值的果实,比喻具有重要的意义或价值的事物。
缅思(miǎn sī)的意思:缅思指的是思念、怀念。
明灵(míng líng)的意思:明亮而灵敏。
谴怒(qiǎn nù)的意思:强烈谴责和愤怒。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淑慝(shū tè)的意思:指表面上温文尔雅,内心却阴险狠毒的人。
午枕(wǔ zhěn)的意思:午睡时的枕头,比喻得到休息或安慰。
戏弄(xì nòng)的意思:开玩笑,捉弄别人。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甄别(zhēn bié)的意思:仔细辨别,鉴别真伪。
纵恶(zòng è)的意思:纵恶指放纵恶劣行为,纵容坏人作恶。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黄衷在癸卯年夏四月的一次亲身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现象与人类行为之间的深刻关联。
诗中开篇即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暴,伴随着强烈的飓风,寺庙中的钟声震响八级,闪电在城市中穿梭,仿佛在僧人寓所附近留下痕迹。接着,诗人注意到一个受伤的孩子,他手握一本看似神圣的书籍,书页上留下的红色印记隐约可见,似乎与某种神秘力量有关。尽管身体虚弱,但孩子幸免于难,这使诗人深感敬畏和感激。
午后的休息被这场意外打断,诗人抚胸自省,内心充满警惕与敬畏。他联想到自然界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那些戏弄无辜孩童的行为,最终会受到天谴。诗人强调,如果邪恶不被惩戒,那么宇宙的法则将不会宽容。虽然他并非评判者,但他通过诗歌向世人传达这一警示,提醒人们应怀敬畏之心,善待生命。
此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更体现了他对道德伦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类行为后果的警醒。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寓意深远的叙述,黄衷成功地将个人体验转化为普遍的道德教诲,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家山已作一月疏,嘱雁为取秋风书。
雁飞竟去已几日,乃尔寂寂知何如。
晓霜雁声又东去,急起出门呼雁住。
前时嘱尔为寄书,汝今将书落何处。
雁言丈夫志非常,桑弧蓬矢示四方。
顾家安足就大事,底用屑屑悲故乡。
吁嗟来汝空中雁,黄耳犹能书往返。
飞奴解递丞相笺,鷾鸸亦传商妇简。
帛书自古倩汝传,诗人流咏知几年。
汝今何事倦来往,应我不如苏武贤。
雁言君拟乃如此,信史不如无此史。
当年常侍枉教欺,我亦安能书万里。
湖田漠漠多菰蒲,就食聊寄江南居。
书邮安得为人作,君欲觅书寻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