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普 照 庵 小 憩 宋 /李 洪 昔 日 牧 童 聚 沙 戏 ,若 个 阿 师 来 卓 庵 。千 圣 路 头 都 把 断 ,不 须 辛 苦 误 同 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师(ā shī)的意思:指对师长极其尊敬,言谈举止恭敬有礼。
把断(bǎ duàn)的意思:指事物被折断或断裂。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聚沙(jù shā)的意思:聚沙指的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意思。
路头(lù tóu)的意思:指事情到了最后的阶段,即将完成或结束。
牧童(mù tóng)的意思:指放牧牲畜的孩子。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若个(ruò gè)的意思:形容态度或表情冷漠、不在意的样子。
沙戏(shā xì)的意思:形容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或情况。
同参(tóng cān)的意思:指相互参考、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 翻译
- 从前有个小牧童,在沙滩上堆沙玩耍。
哪个和尚来到这小庙里?
- 注释
- 昔日:从前。
牧童:放牛的孩子。
聚沙:堆沙子。
戏:玩耍。
若个:哪个。
阿师:和尚。
卓庵:建立小庙。
千圣:众多圣人。
路头:道路尽头。
都把断:全部理解。
不须:不必。
辛苦:费力。
误同参:误入歧途一起参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昔日的牧童在沙地上聚集沙子进行游戏,这里象征着对现实世界的戏谑态度。而"若个阿师来卓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导师的渴望,希望得到引导。
"千圣路头都把断"中的"千圣"指的是众多的圣贤之道,而"路头"则是选择和分叉的地方。这里意味着无论哪一条圣贤之道,在其起始之处就已经被切断,暗示对传统圣贤之道持有怀疑态度。
最后两句"不须辛苦误同参"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观念的超脱,不愿意像一般人那样辛勤地追求而陷入迷惑。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超逸、对世俗纷争保持距离的情绪,显示出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自我选择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