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花惊晓蚁,出食下幽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乃在(nǎi zà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方或时刻。
千章(qiān zhā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作品内容丰富,篇幅很长。
樵山(qiáo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劳作勤奋,艰辛努力的精神和行为。
清梵(qīng fàn)的意思:纯净无瑕,清雅高洁。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白大师的僧人前往山中修行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大师行进过程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
首句“问师何所适,乃在樵山阴”,以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点明了白大师的目的地是位于山阴的樵山。接着,“古寺千章木,閒云一片心”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古寺周围茂密的树木,象征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另一方面,以“閒云一片心”比喻白大师的心境,既闲逸又纯净,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折花惊晓蚁,出食下幽禽”描绘了白大师在山中行走时的细节,通过“折花”和“出食”的动作,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这两句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惊晓蚁”和“下幽禽”的反应,侧面烘托出白大师的轻盈与和谐。
最后,“日夕惟清梵,因风度远林”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白大师的形象。日暮时分,白大师只伴随着清朗的梵音,随风穿越远方的树林,既表现了他修行生活的简朴与专注,也体现了他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白大师的修行之路,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