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涵漪斋》
《题涵漪斋》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复降忽在原,在原且临水。

回望玉峰塔,岧峣天半矣。

入影宛波心上下空明视。

高斋凭揽,揽景穷其理。

风到自成文,倚吟有若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心(bō xīn)的意思:指人心起伏不定,变化无常。

成文(chéng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书已经写好,可以公开发表或使用。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回望(huí wàng)的意思:回顾过去,回忆往事。

空明(kōng míng)的意思:形容空旷明亮,没有遮挡物。

明视(míng shì)的意思:明晰的视野、清楚的认识

凭揽(píng lǎn)的意思:凭借、依靠

若此(ruò cǐ)的意思:如此;这样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天半(tiān bàn)的意思:指时间或空间的一半,也可表示程度相当高。

有若(yǒu ruò)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相似的特点或状态。

在原(zài yuán)的意思:原指马匹在原野上奔驰,形容自由自在、肆无忌惮。后来引申为人或事物不受拘束、随心所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步入名为“涵漪斋”的居所后,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空间的和谐交融。

首句“复降忽在原,在原且临水”描绘了诗人从高处下来,突然置身于一片开阔之地,并且此处靠近水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开阔的氛围。接着,“回望玉峰塔,岧峣天半矣”一句,通过远眺玉峰塔,表现了塔的高耸入云,与天空形成对比,突显了建筑的雄伟与自然的辽阔。

“入影宛波心,上下空明视”则进一步描述了人在水边的体验,光影在水中荡漾,仿佛与人心境相通,上下视野清晰明亮,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最后,“高斋一凭揽,揽景穷其理”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全面地欣赏景色,并试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风到自成文,倚吟有若此”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微风,感受到风带来的诗意,倚靠在窗前吟诵,仿佛与自然界的韵律相呼应,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探索与思考,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哲学意味。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贺郑漕三首·其三

东京望重两儒先,经术传家几百年。

派别九仙绵庆胄,运逢千载毓真贤。

鼎槐未即登三事,社栎何知托二天。

寿考祝公如卫武,愿赓淇澳入诗篇。

(0)

次韵宋永兄感旧五首·其一

犹忆当年歌画空,乘欢直欲举千钟。

韶光半老不相识,乐事一生能几逢。

戏蝶狂蜂随意好,闲花蔓草向人浓。

当垆春色今何在,病酒相如卧蜀邛。

(0)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其一

少壮闻忠教,生平阅险夷。

篆烟长寂寞,驺从任驱驰。

尘俗浑无染,湖山每自怡。

儒冠惭佛学,列妇胜男儿。

(0)

虞美人·其二

吕城春色知何处。试听流莺语。

江头别有小壶天,唤起一番花柳、弄芳妍。

主人元是虬髯种。胸次吞云梦。一尊何翅祝长年。

看取金枝从此、更□联。

(0)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文昌老仙绝俗姿,爱山成癖非儿痴。

胸中况自有丘壑,槛结瑰异常恐迟。

坤维谋略出分阃,江山致助争出奇。

寻幽选胜上巫峡,断崖怪石悬参差。

十二峰前弭征楫,枝藤直上穷所之。

云烟变态千万状,过眼神动惊天随。

人疑跻攀欲力尽,公自乐此良不疲。

瑶华真妃似夙驾,风马昼下扬幡旗。

层峦好处起苍壁,丹霞望门开赤帷。

登坛定可拾瑶翠,却老未应无玉枝。

仰天一笑睨寥廓,俯视培塿丘陵低。

颇疑游龙出飞跃,恍若栖凤犹娱嬉。

乔松跨鹤远近集,云雨济人朝暮为。

坛罗野翠有馀润,泉拖修帛无穷时。

一经盼睐便改观,阳台价重当由兹。

惜哉牙纛不久驻,鹢首未转樯乌驰。

轻缣素练欲摹写,画师难著五色施。

笔端机杼始潜运,悠然寄兴沧洲湄。

章成密简绣衣使,绣衣翰墨今白眉。

珠酬玉唱两相尚,三叹尽解骚人颐。

好刊苍珉示千古,磨而不磷涅不缁。

纷纷我辈小巫耳,健读数过徒噫嘻。

待从两公奠西极,安南嶷,收关河百二之险,劖岷峨万仞之嵋。

大书有宋中兴颂,东还更和巫山诗。

(0)

句·其七十五

事去尚时寻败局,老来犹日读何书。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