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薪行且拾,爱此林径幽。
偶坐攲斜石,忽逢清浅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午睡醒来后,漫步于山林间的情景。他边走边拾起散落的枯枝,被周围幽静的环境所吸引。偶然间,他倚靠在一块倾斜的石头上,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这幅画面充满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超脱之感。
诗中的“余在制勘院昼卧念故山经行处”透露出诗人身处繁忙的官场生活之余,对往昔山中生活的怀念。通过“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韵寄山中道友”,可以看出诗人不仅是在写景,更是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山中道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如此男儿,可是疏狂,才大兴浓。
看曹瞒事业,雀台夜月,建封气概,燕子春风。
叱咤生雷,肝肠似石,才到尊前都不同。
人间世,只婵娟一剑,磨尽英雄。半生书剑无功。
漫赢得闲情如二公。
向紫云歌畔,玉舠最满,红桃笑里,金错长空。
驼陌三年,牛腰几束,半在兰香巾笥中。
君知否,是扬州景物,消得司封。
易得仲宣,难得世间,有刘景升。
叹男儿未到,鸣珂谒帝,此身那免,弹铗依人。
橘自盈洲,莸难共器,一榻相看如越秦。
元龙者,独门前有客,胸次无尘。君今重莅诗盟。
载弄玉飞琼车后行。
过鸱夷西子,曾游处所,水云应喜,重见娉婷。
张禹堂深,马融帐暖,吟罢不妨丝竹声。
松江上,约扁舟棹雪,同看梅春。
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
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
不令金樽映翠杓,坐待白骨生苍苔。
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
荒庭落叶不可扫,惟有丛菊争先开。
瀼西黄柑霜落爪,溪口赤梨丹染腮。
熊肪玉洁美香饭,鲊脔花糁宜新醅。
南窗病起亦萧散,甚欲往探城西梅。
一官底处不败意,正用此时持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