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六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花六首(其四)》,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诗中描绘了对花的深刻情感与思考,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存在的独特见解。
首句“相看到得日斜无”,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与花相伴直至黄昏的画面,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只恐丛空眼亦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忧虑,担心自己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如同眼睛因长时间凝视而干涸一般。
“蝶死不知花是梦”这一句,运用了蝴蝶与花之间的关系,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蝴蝶可能在花前翩翩起舞,却无法理解花的存在是否只是幻象,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思。蝴蝶的无知与生命的短暂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最后一句“林莺何必苦招呼”,以林中的黄莺为例,黄莺或许会不断地呼唤,但这种行为似乎并无实际意义,它并不能改变生命的本质或自然的规律。这句话寓含了诗人对世间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提醒人们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应保持一种平和与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花、蝴蝶、黄莺等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存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交织,使得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己生活、存在意义的深入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烛新
疏云萦碧岫。带晚日摇光,半江寒皱。
越溪近远,空频向、过雁风边回首。酸心一缕。
念水北、寻芳归后。
轻醉醒、堤月笼沙,鞍松宝轮飞骤。
秦楼屡约芳春,记扇背题诗,帕罗沾酒。瘦愁易就。
因惊断、梦里桃源难又。临风话旧。
想日暮、梅花孤瘦。还静倚、修竹相思,盈盈翠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