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东关(dōng guān)的意思:指人的家庭、住所。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古调(gǔ di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音乐、曲调、文学风格等,也用来形容古老的风格、气息。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破帽(pò mào)的意思:指人的名声受到破坏,形象受到损害。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三巴(sān bā)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脸上有三道明显的皱纹,通常出现在额头、眉毛之间和眼角,表示年纪大、经历丰富。
太原(tài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或起源。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游赏(yóu shǎng)的意思:指游览、赏玩。
元龙(yuán lóng)的意思:指最初的龙,比喻祖先或者开创事业的人。
紫塞(zǐ sāi)的意思:紫色的关隘,指险要的关隘或边塞。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名为《和陈中川秋燕东关寺》。诗中描绘了太原城畔东关寺的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地所感受到的季节变换与个人情感。
首联“太原城畔东关寺,合让元龙独倚楼”,以“太原城畔”和“东关寺”点明地点,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合让元龙独倚楼”则借用了典故,元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此处用以表达诗人独自凭栏远眺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高独立的意境。
颔联“回首风烟成隔岁,当时游赏正高秋”,通过“回首”二字,将读者带入时间的回溯之中。诗人仿佛在回忆过去的一年,那时正值秋季,游赏于东关寺,感受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这一联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与现在、欢乐与孤独交织在一起,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黄花破帽寒犹恋,紫塞浮云晚更稠”,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色的菊花在寒风中依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而远处的紫塞(泛指边塞)上,傍晚时分的浮云更加浓密,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含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牵挂。
尾联“今夜灯前闻古调,三巴最苦若为酬”,将场景拉回到现实,诗人此刻在灯下听闻古老的曲调,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三巴之地(泛指四川盆地)的艰苦生活,让诗人不禁思考如何回应这份情感与责任。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陈伯孺画
群山既葱茏,诸溪何蜿曲。
孤亭倚高冈,人家荫乔木。
苍松盘路岐,危桥度空谷。
地僻无冬春,山深绝寒燠。
乘閒问友生,策蹇劳童仆。
步步出烟云,悠悠入花竹。
潺湲满清听,空翠生巾服。
閒身寄林丘,野性谐麋鹿。
瞻彼城市中,风尘空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