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初 入 栈 道 明 /许 赞 梁 汉 起 天 中 ,形 连 百 二 雄 。万 山 争 地 立 ,一 路 与 云 通 。树 杪 过 人 影 ,崖 头 啸 虎 风 。我 行 三 月 暮 ,怅 望 华 阴 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二(bǎi èr)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机智。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过人(guò rén)的意思:超过常人水平;超越一般人的能力或智慧。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树杪(shù miǎo)的意思:指树木的尽头,比喻事物或人到了最后阶段或极限。
天中(tiān zhōng)的意思:指在天空中,中央地带。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争地(zhēng dì)的意思:争夺土地或地盘的意思。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许赞的《初入栈道》描绘了作者穿越险峻栈道的壮丽景象。首句“梁汉起天中”以梁汉山脉比喻栈道的雄伟,仿佛自天地间崛起,显示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和气势非凡。"形连百二雄"进一步强调栈道连接的地区众多,且具有战略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万山争地立,一路与云通”,通过描绘山峦竞相挺立,栈道蜿蜒直上云端的画面,展现了栈道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险峻与高峻。"树杪过人影"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行人在栈道上攀爬时的艰难,以及身影在树梢间的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最后一句“我行三月暮,怅望华阴东”,诗人以个人的行程结束,透露出在暮色苍茫中对未知路途的惆怅,以及对华阴东方向的向往或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栈道的险峻与壮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