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暄乍冷飞犹倦,一蝶新从底处来。
《净远亭午望二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竹林小径稀疏,似乎还欠缺些种植,兰花的嫩芽正欲开放但还未完全展开。
初春的温暖刚刚转为微凉,蝴蝶飞舞似乎还有些疲惫,一只蝴蝶不知从何处突然出现。
- 注释
- 竹径:稀疏的竹林小路。
殊:特别,稀疏。
疏:稀疏。
欠:欠缺。
补栽:补充种植。
兰芽:兰花的嫩芽。
欲:想要。
吐:展开。
未全开:还未完全盛开。
初暄:初春的温暖。
乍冷:突然转凉。
飞犹倦:飞行显得疲倦。
一蝶:一只蝴蝶。
新:新近。
从底处来:不知从何处而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竹径殊疏欠补栽”,表现了春天到来后自然界复苏的景象。竹丛间的小路因久无人行而显得稀疏,这种描述不仅描绘出景色,还透露出一种静谧与孤寂。
“兰芽欲吐未全开”,兰花即将开放却还未完全绽放,生动地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种生长但尚未达到高峰的自然景象。
“初暄乍冷飞犹倦”,这里的“初暄”指的是刚开始暖和起来的天气,而“乍冷”则是突如其来的寒意。春日的天气多变,阳光与寒流交替,使得即便是温暖也带有一丝疲惙感。
“一蝶新从底处来”,一只蝴蝶从地面升起,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这只蝴蝶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在变化莫测的春日,也有新的生机在悄然萌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长与变化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