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其九谷庵》全文
- 翻译
- 巨大的石屋像是天空的帐篷,只有西风中的一个僧人守着香火。
夜晚时分,他还在诵经,连功课都还未完成,便先关上门,在佛像前点亮了灯。
- 注释
- 穹庐:形容像天空一样广阔的石屋。
崚嶒:形容山石突兀的样子,这里比喻石屋的奇特形状。
香火:供奉神佛的祭品,也指僧人的修行活动。
西风:秋风或傍晚的风。
课经:僧人每日必修的宗教功课,如念经。
了:结束。
闭门:关门。
佛前灯:寺庙中供奉佛像前的灯,象征虔诚和祈福。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象。"穹庐架屋石崚嶒"中的"穹庐"指的是高耸的楼台或殿宇,而"架屋"则是指建在山势上的房屋,这两词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座依山而建、结构复杂的寺庙建筑。"石崚嶒"更增添了一份雄伟险峻之感。
接下来的"香火西风只一僧"中,"香火"指的是寺庙中常年燃烧着的香,象征着信仰和清净。而"西风"则可能是指傍晚时分的微风,此时正值日落黄昏之际。"只一僧"表明这位僧人独自一人,显得格外孤寂,却也彰显出其淡泊名利、专注内心修为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日晚课经犹未了"指的是傍晚时分,僧人们还在进行着他们的晚课诵读工作。这里的"犹未了"表达了一种平和从容的气氛,即便是宗教仪式,也不急不躁。
最后一句"闭门先点佛前灯"中,"闭门"意味着寺庙的大门已经关闭,僧人们开始准备夜晚的生活。"先点佛前灯"则显示出一种对信仰的虔诚,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不忘记对佛祖的尊崇和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建筑、自然环境及僧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致远、充满禅意的山谷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气出唱
华阴山,自以为大。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乘云驾龙,郁何务务。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