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太学灯笼遗陈松老》
《以太学灯笼遗陈松老》全文
宋 / 饶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君有传家三尺檠,巨编长轴称经营

时文今是蝇头字,遗子终南捷径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捷径(jié jìng)的意思:指能够迅速达到目的的方法或途径。

径行(jìng xíng)的意思:径直行走或行动,不经过他人同意或批准。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巨编(jù biān)的意思:形容规模庞大、内容丰富的著作或编著。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时文(shí wén)的意思:

◎ 时文 shíwén
[eight-legged essay;essay prescribed for civil examination] 科举时代称应试的文章,特指八股文
粗粗地记得几篇时文

蝇头(yíng tóu)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微不足道。

蝇头字(yíng tóu zì)的意思:指微小得不能计算的数量或价值。

终南捷径(zhōng nán jié jìng)的意思:终南山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著名山脉,这里的山路崎岖曲折,但有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可以避开艰难险阻。终南捷径比喻通过巧妙的方法或手段,能够迅速地达到目的。

鉴赏

这首诗通过“以太学灯笼遗陈松老”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陈松老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的殷切期望。诗中巧妙地将传统教育与个人成长相结合,传递出深沉的文化情感和人生哲理。

首句“君有传家三尺檠”,以“三尺檠”借指太学灯笼,形象地描绘了陈松老作为学者的身份,同时也暗含着对陈松老传承学问、照亮他人道路的赞美。这里的“传家”不仅指家族的传承,更延伸至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

次句“巨编长轴称经营”,进一步说明陈松老在学术上的努力与成就。通过“巨编长轴”这一形象,展现出陈松老在学术研究上的广度与深度,以及他对知识的精心整理与经营。这不仅是对陈松老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严谨治学态度的赞扬。

后两句“时文今是蝇头字,遗子终南捷径行”,则转向对陈松老子女的未来寄予厚望。通过“时文”与“蝇头字”的对比,暗示了陈松老在学术上的精深造诣,同时也表达了对子女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其父辈学问的期待。而“终南捷径行”则寓意着子女在学术之路上能够迅速成长,取得成就,实现个人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松老及其子女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的重视、对知识传承的渴望以及对后辈成长的期盼。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饶节
朝代:宋   字:德操   籍贯:自号倚松道   生辰:1065~1129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猜你喜欢

品令·败叶霜天晓

败叶霜天晓。
渐鼓吹、催行棹。
栽成桃李未开,便解银章最报。
去取麒麟图画,要及年少。
劝公醉倒。
别语怎向醒时道。
楚山千里暮云,正锁离人情抱。
记取江州司马,坐中最老。

(0)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雪霁草木动,春融烟景和。
嘉晨掩关坐,如此节物何。
同游得二子,晤对不在多。

(0)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0)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

柳君文武甚,睨视万人豪。
老气鼓不作,卷旗解弓刀。
上为朝阳桐,下为涧溪毛。
囊中有美实,期子种蟠桃。

(0)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竹贯四时清,月通云气明。
外弟有佳质,妙年推老成。
後凋对霜雪,不昧处阴晴。
盛德当如此,古人畏後生。

(0)

两同心·秋水遥岑

秋水遥岑。
妆淡情深。
尽道教、心坚穿石,更说甚、官不容针。
霎时间,雨散云归,无处追寻。
小楼朱阁沈沈。
一笑千金。
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桃心。
最难忘,小院回廊,月影花阴。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