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恨欢迟》
《恨欢迟》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词  词牌: 雨中花令   押[阳]韵

名哲排三本姓王。字知明、子号重阳

菊花、如要清香吐,缓缓等浓霜。

学易年高便道装。遇渊明、语我嘉祥

蓬莱云路归去慢慢地休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ènhuānchí
yuán / wángzhé

míngpáisānběnxìngwáng
zhīmínghàozhòngyáng
huāyàoqīngxiāng
huǎnhuǎnděngnóngshuāng
xuéniángāo便biàndàozhuāng
yuānmíngjiāxiáng
zhǐpéngláiyúnguīmànmànxi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姓(běn xìng)的意思:原本应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权利。

便道(biàn dào)的意思:指路边或道路旁边供行人通行的窄小道路。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缓缓(huǎn huǎn)的意思:慢慢地,渐渐地

嘉祥(jiā xiáng)的意思:吉祥、幸福、美好的祝愿。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慢慢(màn màn)的意思:慢慢地,逐渐地

年高(nián gāo)的意思:指年纪较大,年龄高。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清香(qī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纯净、芳香宜人。

三本(sān běn)的意思:三本指的是三个本子,表示数量为三。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云路(yún lù)的意思:指在云中飞行的路程,比喻行程遥远。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恨欢迟》是一首表达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词作。诗人以“王”姓开篇,自比为一位明智之人,字知明,又以“子号重阳”,暗寓其品格高洁,如同秋天的菊花,不急于求名,而是从容面对世事,静待岁月沉淀。

“似菊花、如要清香吐,缓缓等浓霜”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清雅与淡然,他像菊花般在寒霜中保持自我,不急于展现,而是静静地等待时机。“学易年高便道装”表明诗人年岁已高,却依然保持着学习的态度,这正是他超脱世俗的表现。

接下来,诗人提到遇到陶渊明般的知己,他们交谈间充满了吉祥之气。诗人向往着蓬莱仙境般的理想生活,认为不必过于匆忙,应“慢慢地休忙”,体现出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节奏的把握。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诗人自身的形象塑造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淡泊情怀。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夜坐感事

沈沈夜气归,虚堂闭深寂。

孤灯灺馀花,寒霤韵残滴。

酝酿万斛愁,感槩一人敌。

何当弃短檠,阴山叱鸣镝。

(0)

忆秦娥·其七

马萧萧。燕支山中风飘飘。风飘飘。

黄昏寒雨,直是无憀。玉人何处教吹箫。

十年不见心如焦。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

(0)

月夜听琴

如此良夜,秋空月圆。君弹山鬼,我拊水仙。

(0)

丙子夏偶书·其二

行年七十有六,随世名言则然。

应酬衮衮万状,变化离坎坤乾。

人情曲折参错,动静多寡后先。

孰有孰虚孰实,无高无下无边。

清明靡所不照,一语不可措焉。

先圣为是发愤忘食,某也何敢空度岁年。

(0)

玉人歌

风西起。又老尽篱花,寒轻香细。

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

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

最相思,盘橘千枚,脍鲈十尾。鸿雁阻归计。

算愁满离肠,十分岂止。倦倚阑干,顾影在天际。

凌烟图画青山约,总是浮生事。

判从今,买取朝醒夕醉。

(0)

浣溪沙·其二檐卜

原上芳华已乱飞。林间佛日却晖晖。

一花六叶殿春归。

身外色香空荏苒,鼻端消息正霏微。

禅林曲几坐忘时。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