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传于武,遂及昭宣元。
成哀平帝后,王莽乃为君。
哀平(āi píng)的意思:指由于战乱、灾害等原因,国家社会陷入困境,人民生活艰难。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成哀(chéng āi)的意思:
汉成帝 与 汉哀帝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爰自 汉 室,迄至 成 哀 ,虽世渐百龄,辞人九变,而大抵所归,祖述《楚辞》, 灵均 餘影,於是乎在!”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西汉(xī hàn)的意思:指西汉朝代,也用来形容古代的辉煌盛世。
昭宣(zhāo xuān)的意思:明显地宣扬,公开宣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简的作品,名为《历代诗·其七·西汉》。诗中的“西汉十二君”指的是西汉王朝从高帝刘邦至平帝刘衙的十二位皇帝。"高惠吕后文"则特指了开国皇帝刘邦和他尊贵的母亲吕雉及继任的惠帝刘盈、吕后掌权的情况。
诗人通过“景帝传于武,遂及昭宣元”概括了从景帝刘发传位给武帝刘彻,再到昭帝刘弗陵和宣帝刘询这三代皇帝的情况。这里体现了西汉王朝中期的强盛与发展。
"成哀平帝后,王莽乃为君"则描述了从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衙之后,外戚王莽篡夺汉室江山,最终自立为新朝的帝制的历史转折。
最后“昌邑兼孺子,二人不足云”提到了王莽设立的昌邑王和孺子王,这两位君主在历史上影响力有限,不足挂齿。
整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西汉由兴盛到衰落,再到最后被篡夺的历史轮廓。杨简借此展现了他对历代更替和王朝兴亡规律的深刻洞察。
悠悠白云飞,戚戚感我情。
白云行四方,顾我岂惮行。
投袂起番水,荷担指宜城。
所怀再踰秋,计以顷刻成。
远装有书帙,贫囊无金籯。
马羸半徒步,仆瘦复兼程。
天寒雪频飞,山阻路少平。
林端虎豹迹,驿后豺狼声。
我行有所怀,虽壮如孩婴。
入门旅愁破,侍席春风生。
丁宁道怀感,恻怛一坐倾。
我今授汝记,汝当以孝名。
孝能事其亲,荣亦及乃兄。
乃兄久衰矣,山川倦遐征。
归与治尔田,我归耦而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