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慈恩寺阁二首·其二》
《九日慈恩寺阁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敕寺四围湖,秋林层阁孤。

空木更响,风口帽还扶。

鱼群席下跃,鸟影镜中趋。

泛菊山海,寒烟暮有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层阁(céng gé)的意思:指建筑物层层叠叠,形容宏伟壮丽。

泛菊(fàn jú)的意思:广泛地欣赏菊花。

风口(fēng kǒu)的意思:指形势的变动和发展的关键时刻。

空木(kōng mù)的意思:没有根基、没有根本。形容事物没有根据或基础。

山海(shān hǎi)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山和海,也可引申为广阔的天地或辽阔的世界。

四围(sì wéi)的意思:指周围的环境或者事物。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席下(xí xià)的意思:指在宴席上坐在主席下首的位置,比喻位高权重的地位。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慈恩寺周边的秋季景色和诗人登阁所见的景象。"敕寺四围湖"展现了寺庙被湖水环绕的宁静环境,"秋林层阁孤"则突出了秋天的萧瑟与阁楼的孤独感。"天空木更响,风口帽还扶"通过风声和需要扶持的帽子,传达出秋风的劲吹和诗人独自漫步的意境。

"鱼群席下跃,鸟影镜中趋"生动地描绘了湖中的鱼儿在游动,以及倒映在水面的鸟影,富有动态美。最后两句"泛菊看山海,寒烟暮有无",诗人一边欣赏着菊花,远眺山水,一边感受傍晚时分山海之间的朦胧烟雾,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秋日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明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和会饮牡丹丛间

移樽近槛就香多,辄效花前小子歌。

愿扩酒肠无惜醉,淡红楼子独嵯峨。

(0)

和潘通甫中春即事

杂花交错裹楼台,二月向残三月来。

尘迹遇时随分乐,酒樽逢景等閒开。

幽禽有意名相唤,飞絮无情舞自回。

游览莫为频数厌,逡巡便举送春杯。

(0)

游齐州灵岩四首·其二

东国名高独此岩,群峰环抱自韬钤。

道场岑寂规风古,禅室空疏杖喝严。

木落有时飘殿角,云寒终日蔽山尖。

不知双鹤归何处,留得灵泉与众甜。

(0)

送章少卿赴阙

老成风迹蔼中朝,威惠南边久已劳。

三节召归方汲汲,列城怀恋尚嗷嗷。

郊原雨止车尘少,霄汉云空旆影高。

太上定嗟相见晚,伫闻秋觐拜恩褒。

(0)

七夕

此夕流传久不磨,相逢樽酒且酣歌。

竿垂阮服终成强,腹晒隆书顾几何。

漫道银潢能限隔,未闻河鼓畏风波。

楼间安用穿针乞,世上纷纷巧已多。

(0)

平望阻风

大风嗥空声烈烈,小舸逆牵饶卼臲。

交跗拥鼻坐其中,蚤暮恍然难以别。

利名无绳人自萦,山林无扃人自绝。

区区冷官何足赖,奔走勤劳可嗟咄。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