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十九》全文
- 翻译
- 愁绪满怀,在环绕着玉石馆舍的帘幕后吟唱完毕。
精致的锦垫上,珍贵的瑶瓶里插着梅花,却害怕采摘后会破坏它的美。
- 注释
- 帘围:形容馆舍四周被帘幕环绕。
玉馆:指装饰华丽的馆舍,可能为贵妇人居所。
愁吟:带着忧愁的吟唱。
锦藉:锦绣垫子,形容物品华美。
瑶瓶:精美的玉制瓶子,常用于插花。
摘残:指采摘花朵,可能导致花朵受损。
姑息:宽容、迁就。
梅花:寒冬开放的花朵,象征坚韧和高洁。
讵须尔:何必如此呢,表示质疑或劝诫。
山家:乡村人家,与城市相对,可能指隐居之处。
朱栏:红色的栏杆,古代常见于宫殿或园林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闺幽静的生活情境,诗人通过对室内物品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愁思和对梅花的向往。"帘围玉馆愁吟尽"中,“帘围”指的是用帷幕围起来的精致空间,“玉馆”则给人以高贵洁净的感觉,“愁吟尽”表明诗人在这安静的环境中沉浸于无尽的思考之中。
"锦藉瑶瓶怕摘残"一句,"锦藉"意味着精美的垫子或毯子,而“瑶瓶”则是指精致的玉制花瓶,“怕摘残”表达了对梅花的珍爱和对完美的追求,不愿意让其受损。
接下来的"姑息梅花讵须尔","姑息"可能是指梅花静静地安歇,而“讵须尔”则是在询问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最后一句"山家何处有朱栏"中,“山家”意味着远离尘世的田园生活,“朱栏”则是鲜红色的栏杆,诗人在探寻这样一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完美和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