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王侍御见寄韵二首·其一》
《次王侍御见寄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去年秋晚送君时,别后长怀道思

健笔久推天下士,明珠新得掌中诗。

官梅带雪开何早,旅雁穿云去未迟。

想在南蕃多暇日,春来宁惜寄新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蕃多(fān duō)的意思:形容人多或事物繁多。

长怀(cháng huái)的意思:长久保持怀抱、心中怀念。

道思(dào sī)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境界高深,思考问题有道理。

官梅(guān méi)的意思:指官员或权贵的家属受到贪污腐败的影响,品行堕落,失去廉耻和正义。

怀远(huái yuǎn)的意思:怀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健笔(jiàn bǐ)的意思:指文章写得好,文笔流畅。

来宁(lái níng)的意思:来到宁静的地方,指远离喧嚣,寻求安宁。

旅雁(lǚ yàn)的意思:旅途中的雁,比喻离别或漂泊的人。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南蕃(nán fān)的意思:指南方边疆地区,也用来形容偏远的地方。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下士(xià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军衔,属于士官阶级的一种。也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或者能力较差的人。

新词(xīn cí)的意思:指新近出现的词语。

远道(yuǎn dào)的意思:远远的路程。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天下士(tiān xià shì)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能、德行高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次王侍御见寄韵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首句“去年秋晚送君时”,描绘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秋晚的景色增添了离别的愁绪。接着,“别后长怀远道思”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健笔久推天下士,明珠新得掌中诗”两句,赞美友人的文才出众,如同珍稀的明珠般宝贵。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才华比作“健笔”和“明珠”,形象地表现了其在文坛上的地位和成就。

“官梅带雪开何早,旅雁穿云去未迟”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官梅在雪中早开,象征着友人在官场中的独特风采;旅雁穿越云层,虽艰难却未迟疑,寓意友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最后,“想在南蕃多暇日,春来宁惜寄新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在遥远之地生活的想象,希望友人在闲暇之时能创作出更多佳作,并期待友人能通过新词表达对彼此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杜鹃

残月照愁人病酒,好风吹梦客思家。

欲知亡国恨多少,红尽乱山无限花。

(0)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其一静友

静友性不凡,惟嗜土石瘦。

与草似无瘉,于吾如有旧。

抱独足养真,韬芳何深茂。

清风苦好事,揄扬古今宙。

(0)

病中寄楚卿

月满江楼午夜钟,多情多病一衰翁。

行云不道无行雨,只恐相逢是梦中。

(0)

鹊桥仙

只应将巧畀人间,定却向、人间乞取。

(0)

答王虞卿邀游山

墨池催胜游,虞卿枉真迹。

我行浩无期,君归定何日。

非忧年岁晚,自叹机会失。

空烦日卓午,蔬饭满香积。

(0)

环洲江氏园

欲览环洲胜,维舟步石矶。

踏丹随野色,穿翠任春霏。

地迥知山远,村弯觉水围。

东风轻薄甚,桃李乱荆扉。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