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皆当富,何忧富却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取(bù qǔ)的意思:不要取得、不要采取、不要得到
差徭(chà yáo)的意思:指工作或任务繁重,超过个人能力负荷的情况。
赋敛(fù liǎn)的意思:指以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勒索、敲诈等手段获取财物。
勤政(qín zhèng)的意思:指政府官员勤勉办事,恪尽职守,为民众谋福利。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圣臣(shèng chén)的意思:指忠诚、正直、有才能的臣子。
恤民(xù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怜悯民众。
义说(yì shuō)的意思:指言辞正直,说话有道理,能言善辩。
直须(zhí xū)的意思:直接需要;必须
- 鉴赏
此诗《童丱须知·恤民篇》由宋代史浩所作,其内容深含治国理政之道,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关怀。
首句“主圣臣贤日”,开篇即点明了君主圣明、大臣贤能的治世景象,为后续论述奠定了基础。接着,“勤政在恤民”一句直接点出治理国家的核心在于体恤百姓,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差徭唯务息,赋敛直须均”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减轻百姓负担、公平合理征税的重要性。通过“息”和“均”的使用,强调了减少不必要的劳役和确保赋税分配的公正性,旨在让民众生活得以改善。
“但使皆当富,何忧富却贫”则表达了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治理,实现社会整体富裕的愿望,避免了贫富差距的加剧。这种思想超越了个人利益,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最后,“孟公仁义说,不取利吾身”引用孟子的仁义之说,强调为官者应以仁义为先,不应贪图私利,而应致力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这不仅是对官员道德品质的要求,也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准则的倡导。
综上所述,《童丱须知·恤民篇》不仅是一首关于治国理政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张去华院中感怀
登朝已老似王阳,脱叶何堪雾雨凉。
案上细书憎蚁黑,禁中新酒爱鹅黄。
临阶野菊偏能瘦,倚槛青松解许长。
仕宦不由天禄阁,坐曹终日漫皇皇。
次韵讲律李司理宪见赠
强将羔雁聘黄晞,破褐疏巾倚夕晖。
礼律纵横开卷尽,齑盐冷落待贤非。
日高几案弦歌罢,夜永窗扉灯火微。
犹喜江边莫春近,舞雩风雨得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