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岂虑鬼傍笑,处贱难禁尉醉呵。
- 鉴赏
这首诗《閒吟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缪烜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安贫乐道和家庭和谐的深刻思考。
首句“安贫岂虑鬼傍笑”,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一种坚定的态度,即即便生活贫困,也不必担心鬼神的嘲笑。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于精神世界的自信与坚守。在古代文化中,鬼神往往被赋予了评判人间善恶的标准,诗人在此处将之视为一种外在的虚妄,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自足才是真正的力量。
次句“处贱难禁尉醉呵”,则进一步阐述了身处低微地位时的不易。这里的“尉醉”可能暗指权贵的傲慢与放纵,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与讽刺。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卑微的境遇中,仍需保持清醒与自尊,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后两句“长佩张公书百忍,家庭如是况其佗”,引用了“百忍”的典故,意在强调忍让与宽容的重要性。张公的故事通常用来教育人们在面对困难和冲突时,应以宽广的胸怀和坚韧的意志去应对,而不是以暴制暴。在这里,诗人将这一理念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层面,认为在任何关系中,包容与理解都是维系和谐的关键。通过“家庭如是”这一表述,诗人不仅限于家庭内部,而是将其推广到更广阔的社会关系之中,倡导一种普遍适用的处世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态度、社会现象及人际关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对个人修养的劝诫,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春闺怨
东风园林花草香,芳闺寂寞春昼长。
佳人独守情默默,银床锦被閒鸳鸯。
终朝倦绣拈针指,怕向花前听莺语。
唤回旧事千万端,杏脸蛾眉泪如雨。
玉郎去年辞家时,绿杨红杏娇春晖。
绿杨红杏色如旧,怅望玉郎犹未归。
一春鱼雁音书绝,雪肤消瘦千肠结。
断肠独立几黄昏,那更青山苦啼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