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野即景》
《新野即景》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暗濛濛雨,清流浅浅溪。

菊花长带湿,豆荚半沾泥。

野迥居民少,林昏去路迷。

自投新野界,蒿草与人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濛(àn méng)的意思:形容天空或地面上的景色昏暗模糊。

豆荚(dòu jiá)的意思:指豆荚中的豆子,比喻事物内部的内容或核心。

蒿草(hāo cǎo)的意思:比喻人才被埋没或被忽视。

居民(jū mín)的意思:指居住在某个地方的人们。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浅浅(jiān jiān)的意思:表面浅薄,缺乏深度。

去路(qù lù)的意思:指前途或出路被堵塞,无法继续前进。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自投(zì tóu)的意思:主动投降或自愿送死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新野即景》描绘了一幅乡村雨后初晴的画面。首句“村暗濛濛雨”展现了细雨笼罩下的村庄,朦胧而静谧。接着,“清流浅浅溪”描绘了小溪在雨后的清澈,水量减少,显得更为宁静。颔联“菊花长带湿,豆荚半沾泥”细腻地刻画了雨后菊花和豆荚的状态,湿润而带着泥土的气息,富有生活气息。

“野迥居民少”写出了乡村的开阔和人口稀疏,远处的田野空旷,显得更加寂静。最后一句“林昏去路迷”则暗示了雨后天色转暗,行人在树林间找寻道路,增添了迷茫与孤寂之感。诗人以自我投向新野的境遇作结,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融入以及对乡野生活的亲近,结尾“蒿草与人齐”更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意境深远。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春夜杂咏并序·其七

云中破秦镜,箫管为吹开。

阴阴入我庭,滟滟漂我杯。

一饮无异照,东西分欢哀。

因忆倚楼者,离肠中夜摧。

(0)

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其二

无何狂飙吹,万变在转盼。

绛帐傥已虚,人琴忽长判。

君复轻装来,束书别同伴。

幽堂落月中,一见泪如霰。

岂意吾两人,如此作聚散。

短衣复出门,气结肝肠断。

(0)

题乐南史同年遗墨·其二

诗才赋手盛同群,儒雅风流最忆君。

展卷重看鸿雪迹,世间何事不浮云。

(0)

钟福堂乡荐北上赋赠

卅年期望困经生,始信文章老更成。

六七作才光世泽,十三科已见房行。

孟郊登第中年感,员俶升堂幼日情。

骏烈清芬儒族盛,犹将弈叶继家声。

(0)

挽宗子承明经

天末怀故人,凉风飒然起。

岂意梧叶凋,商音悲入耳。

遥遥先泽贻,墨庄溯源委。

玉峡吾所宗,哲人君其伟。

趋庭诗礼传,一经既明矣。

方其作家驹,薾云欲千里。

胡为困盐车,屡蹶穷騄駬。

问年才知非,壮心曷能已。

吾宗丧斯人,叹息书种子。

遗经孰能读,似续望季氏。

清芬绍不坠,九原庶其俟。

君今游太虚,浮云视青紫。

但愿去烟火,勿再溷尘滓。

落月暗前山,颜色犹咫尺。

(0)

重启青原山馆,感念今昔,恰二十年恍如昨梦。胡雪村远道见访,信宿话旧,并贻以诗。次韵答之·其一

尚有前缘结此山,山灵应许再追攀。

崇林已是凋伤后,陈迹何堪俯仰间。

且幸青毡留故物,伹添白发益愁颜。

多情旧日升堂燕,犹逐春风为款关。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