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育王十二题·其二佛迹峰》全文
- 注释
- 佛迹:指佛祖或佛教圣物留下的痕迹或遗迹。
兹:这里。
佛心:佛教中的慈悲和智慧之心。
无处所:没有固定的地方或难以捉摸。
寻迹:追寻踪迹或遗迹。
求之:寻求或寻找。
似:如同。
邯郸步:比喻模仿他人而失去自我,出自《庄子·秋水》中邯郸学步的故事。
- 翻译
- 佛的足迹只留存于此,
佛的心意却无从寻找。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和育王十二题(其二)佛迹峰》。诗中的“佛迹空在兹”表达了对佛祖遗迹的怀念之情,而“佛心无处所”则隐含了对佛家哲理的深刻理解,即佛家的精神内核超越了物质空间,无法被具体所在捕捉。诗人通过这两句勾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下来的“寻迹以求之,似学邯郸步”则是用典故来形象地表达这种追求佛理的行为。在这里,“寻迹以求之”指的是追寻佛祖遗留下的精神足迹,而“似学邯郸步”则是引自《战国策》中的故事,讲述了苏秦学步于邯郸,模仿别人的脚步走路,以此比喻诗人在追求佛理的过程中,不断地效仿和学习前人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佛祖遗迹的追寻与对佛心本质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哲学的深刻领悟以及个人修行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