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昭庆寺》
《过昭庆寺》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幡幢高拂六桥烟,坐久无僧可问禅

一寺袈裟百众,寺门都趁卖经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众(bǎi zhò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群,形容人山人海,人多如织。

幡幢(fān zhuàng)的意思:指旗帜、旗幡,也用来形容众多的旗帜、旗幡。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六桥(liù qiáo)的意思:指人的六种亲戚关系,即父、母、兄、弟、夫、妻。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问禅(wèn chán)的意思:指向禅师请教禅宗心法或禅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昭庆寺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首句“幡幢高拂六桥烟”,以“幡幢”象征寺庙的庄严,它们高高地飘扬,仿佛触碰到了远处六桥的轻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坐久无僧可问禅”,诗人长时间驻足,却未遇到僧人,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清幽,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

“一寺袈裟三百众”,描述了寺庙内僧侣众多的场景,通过“袈裟”这一特定服饰,形象地展现了僧人们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在当时社会的广泛传播和影响。最后,“寺门都趁卖经钱”,则揭示了寺庙经济活动的一角,说明了寺庙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也是社会经济的一部分,僧人们通过售卖佛经来维持日常运营,体现了传统社会中寺庙与世俗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昭庆寺的庄严与宁静,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沁园春.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

天下稼轩,文章有弟,看来未迟。

正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

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

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离筵不用多悲。

唤红袖佳人分藕丝。

种黄柑千户,梅花万里,等闲游戏,毕竟男儿。

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

公馀且,画玉簪珠履,倩米元晖。

(0)

沁园春·其十一赠王禹锡

自注铜瓶,作梅花供,尊前数枝。

说边头旧话,人生消得,几番行役,问我何之。

小队红旗,黄金大印,直待封侯知几时。

杯行处,且淋漓一醉,明日东西。如椽健笔鸾飞。

还为写春风陌上词。

便平生豪气,销磨酒里,依然此乐,儿辈争知。

霜重貂裘,夜寒如水,饮到月斜犹未归。

仙山路,有笙簧度曲,声到琴丝。

(0)

入徽州

白傅庭前正解船,梦中忽已过番川。

红尘冉冉行天上,黄道骎骎近日边。

石洞歙溪俱可砚,山肥徽路总堪田。

把茅便欲侨居去,奈此功名未了缘。

(0)

一树

一树梅开早,清香袭客衣。

夕阳箫鼓散,半是折残枝。

(0)

秋村

稻黄雁入蔗境,水落鹭过屠门。

一片寒烟晚景,数声牧笛秋村。

(0)

整裘袍

袍剪新蓝衬淡黄,官宣粲粲照巾箱。

倩人细熨波涛皱,为我重缝云雾香。

入手虽轻荣赐重,此身差短感恩长。

微忱称报惭无路,空把山龙补舜裳。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