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昭庆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昭庆寺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首句“幡幢高拂六桥烟”,以“幡幢”象征寺庙的庄严,它们高高地飘扬,仿佛触碰到了远处六桥的轻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坐久无僧可问禅”,诗人长时间驻足,却未遇到僧人,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清幽,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
“一寺袈裟三百众”,描述了寺庙内僧侣众多的场景,通过“袈裟”这一特定服饰,形象地展现了僧人们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在当时社会的广泛传播和影响。最后,“寺门都趁卖经钱”,则揭示了寺庙经济活动的一角,说明了寺庙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也是社会经济的一部分,僧人们通过售卖佛经来维持日常运营,体现了传统社会中寺庙与世俗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昭庆寺的庄严与宁静,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
天下稼轩,文章有弟,看来未迟。
正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
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
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离筵不用多悲。
唤红袖佳人分藕丝。
种黄柑千户,梅花万里,等闲游戏,毕竟男儿。
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
公馀且,画玉簪珠履,倩米元晖。
沁园春·其十一赠王禹锡
自注铜瓶,作梅花供,尊前数枝。
说边头旧话,人生消得,几番行役,问我何之。
小队红旗,黄金大印,直待封侯知几时。
杯行处,且淋漓一醉,明日东西。如椽健笔鸾飞。
还为写春风陌上词。
便平生豪气,销磨酒里,依然此乐,儿辈争知。
霜重貂裘,夜寒如水,饮到月斜犹未归。
仙山路,有笙簧度曲,声到琴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