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崩分(bēng fēn)的意思:指事物崩溃、分崩离析的状态。
聪哲(cōng zhé)的意思:聪明而睿智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欺诬(qī wū)的意思:指虚假诬陷他人,蓄意误导或欺骗他人。
三槐(sān huá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超过了一般人的水平。
树威(shù wēi)的意思:指树木的威风,比喻人的声威和威势。
五鼎(wǔ dǐng)的意思:五大鼎立,指五个强大的势力共存。
- 注释
- 树威立敌:树立威信来对抗敌人。
祇:只。
商君:指商鞅,战国时期秦国改革家。
俯仰:上下,比喻朝廷内外。
欺诬:欺诈和诬陷。
莽:指王莽,西汉末篡位者。
更文:改变法律制度。
何事:为什么。
聪哲:聪明贤明。
三槐五鼎:古代官职,象征高官显爵。
买崩分:换取国家的崩溃瓦解。
- 翻译
- 树立威信对抗敌人如同商鞅,上对下欺诈虚伪如王莽更换制度。
为何君主自认为聪明贤明,却以三公九卿的高位换取国家的崩溃瓦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阅史六首(其三)》。诗中,诗人以商鞅为例,批评了那些试图通过树立威信和对立面来巩固自己地位的行为。商君即商鞅,他在秦国实行变法,虽能树立权威,但最终因秦惠文王的猜忌而被车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君主过于信任权臣可能导致国家分裂的忧虑。"俯仰欺诬"暗指权臣玩弄手段,"三槐五鼎"则象征着高官显位,"买崩分"则意味着这些高位可能带来国家的崩溃。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揭示了权力斗争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
正阴阴、夏木听黄鹂,百啭语惺松。
乍钩窗意适,临池倒影,竹树青葱。
翠盖红妆窈窕,香引一帘风。
向晚追凉处,月挂梧桐。
何处楼头吹笛,渐玉绳低侧,河汉横空。
想调冰雪藕,清夜与谁同。
贮离愁、难凭梦寄,纵遣书、何日有征鸿。
房栊静,伴人孤寂,唯有鸣蛩。
次韵梁尉秦碑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
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
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
群臣谄佞仙药远,死生治乱分两歧。
山灵不可守碑记,片段应作龟床支。
陵谷虽存世代异,耳目双被诞者欺。
只馀纸本落人世,千古遗臭东南崖。
我闻秦望最高峻,城域所见非昔时。
何山距县四十里,符合传记壮且奇。
众峰乃是子孙行,古木几换蛟龙枝。
指东作西未足怪,父老流传从小儿。
政如涂山玉帛会,漫不可考岁久之。
梁君吏隐年甚少,郁郁寸角初解麋。
裹粮挈榼访古迹,气味萧散如分司。
忽闻片石在绝顶,小篆无乃斯翁为。
手披荆棘诃虎兕,拄杖直叩山头皮。
模糊岂复有字画,此物及见秦乱离。
当时威势振天下,不言惨毒民嗟咨。
乘舆所至为刀锯,方岳何暇安礼仪。
关中屡弃百二险,历数浪指亿万期。
君臣乃尔自贤圣,鲠论不复相瑕疵。
陈迹安知百世后,樵夫牧子笑脱颐。
兴亡俄顷三叹息,抚掌重阅太史辞。
假使玉箸馀笔画,文过其实世所嗤。
早知金石不可恃,相君应悔燔书诗。
《次韵梁尉秦碑》【宋·莫济】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群臣谄佞仙药远,死生治乱分两歧。山灵不可守碑记,片段应作龟床支。陵谷虽存世代异,耳目双被诞者欺。只馀纸本落人世,千古遗臭东南崖。我闻秦望最高峻,城域所见非昔时。何山距县四十里,符合传记壮且奇。众峰乃是子孙行,古木几换蛟龙枝。指东作西未足怪,父老流传从小儿。政如涂山玉帛会,漫不可考岁久之。梁君吏隐年甚少,郁郁寸角初解麋。裹粮挈榼访古迹,气味萧散如分司。忽闻片石在绝顶,小篆无乃斯翁为。手披荆棘诃虎兕,拄杖直叩山头皮。模糊岂复有字画,此物及见秦乱离。当时威势振天下,不言惨毒民嗟咨。乘舆所至为刀锯,方岳何暇安礼仪。关中屡弃百二险,历数浪指亿万期。君臣乃尔自贤圣,鲠论不复相瑕疵。陈迹安知百世后,樵夫牧子笑脱颐。兴亡俄顷三叹息,抚掌重阅太史辞。假使玉箸馀笔画,文过其实世所嗤。早知金石不可恃,相君应悔燔书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967c67e7530318964.html
乡饮酒唱和诗
警书双羽出乎西,端坐凝香恶境移。
已铸剑锋成耒耜,更陶瓦缶作尊彝。
雅南歌里声千古,乾巽维边位两仪。
细数旴江知郡事,有如此事几人知。
送僧归保宁
西湖环岸皆招提,楼阁晦明如卧披。
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
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
上人弱龄已隶此,心目所證惟瑰琦。
白玉芙蓉出清沼,天然不受缁尘扰。
坐客一语不入意,目如明星视飞鸟。
冠切云兮佩玉难,上人顾之真等闲。
应缘聊入人间世,兴尽却归湖上山。
伊余久欲窥禹穴,矧今仲父官东越。
行挽秋风入剡溪,为君先醉西湖月。
和黄冕仲寄题延平泠风阁
泠风三伏是清秋,虽有炎蒸不汝留。
满地溪山归藻井,有时丝管下沧洲。
快哉便得逍遥趣,偶尔还成汗漫游。
谁为发挥无妙手,赋凌楚玉有家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