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圣寺杏接梅花未开》全文
- 翻译
- 曾经鲜艳的花朵曾在这里盛开,
如今见到几枝梅花依然青翠。
- 注释
- 红蕊:指花朵鲜艳的部分。
曾:曾经。
游:游览,这里指盛开。
此地:这个地方。
来:到来。
青青:形容颜色翠绿。
今:现在。
见:看见。
数枝梅:几枝梅花。
梅:梅花。
只应:只可能。
尚有:还剩下。
娇春意:春天的娇嫩之意。
不肯:不愿意。
凌寒:冒着严寒。
取次:随便,不拘一格。
开:开放。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證圣寺杏接梅花未开》。诗中通过对曾经游历之地的回忆和现实中的梅花观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生机与希望的感悟。
"红蕊曾游此地来" 表示诗人曾在这个地方漫步,见过那里的杏花盛开,红色的花蕊美丽动人。而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景象仍历历在目。
"青青今见数枝梅" 则是说现在再次来到这里,却看到几枝梅花尚未开放,它们还保持着深绿色的枝叶,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诗人通过对比,将曾经的杏花与现今的梅花进行了巧妙的结合。
"只应尚有娇春意" 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即这些未开的梅花似乎还保有一丝春天的温柔气息,它们不急于开放,仿佛在等待着某个时刻的到来。
"不肯凌寒取次开" 这里面的“凌寒”意味着冒着寒冷也要开放,而“取次开”则是指梅花即将开放。诗人通过这些词语描绘了梅花坚持自我的品格,即便是在严寒中,它们也不急于开放,似乎在等待时机成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更透露出他对于生命力与希望的深刻感悟。梅花在严冬之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节奏,这种执着与纯粹,似乎也映照出了作者内心对于理想和信念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雪偶书
岁晚山云合,窗鸣霰雪飞。
方欣樽有酒,未叹箧无衣。
谷杳青松健,林空绿萼肥。
月明溪上醉,应是夜深归。
徵招.梅
翠壶浸雪明遥夜,初疑玉虬飞动。
莫弄紫箫吹,堕寒琼惊梦。把红炉对拥。
怕清魄,不禁霜重。爱护殷勤,待长留作,道人香供。
尘暗古南州,风流远、谁寻故枝么凤。
谩举目销凝,对愁云曚暡。向霞扉月洞。
且嚼蕊、细开春瓮。这奇绝,好唤苍髯,与竹君来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