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人何之昆崙西,皇人何乐黄之泽。
祈招祈招,止皇于怠敖。
这首《黄泽谣》是明代诗人朱纯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描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皇人何之昆仑西”,开篇即以神话般的色彩,将读者引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皇人,或可理解为至高无上的神灵,其行踪飘渺,前往遥远的昆仑之西,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昆仑西,作为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常被赋予神秘与神圣的意象,此处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向往,更寄托了对精神超越的渴望。
“皇人何乐黄之泽”,紧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人间,聚焦于黄泽之地。黄泽,可能寓意着一片富饶、祥和的土地,是人们安居乐业之所。然而,这里的“乐”并非简单的快乐,而是深层的精神愉悦与满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心灵归宿的追寻。
“奔之以怡黄騟蹻,肆志八弦周辙迹”,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在黄泽之地,人们以和谐与喜悦的心情,驰骋于广袤的大地上,仿佛在八弦琴的旋律中自由舞蹈。八弦周辙迹,既指音乐的节奏,也暗含了生活的轨迹与规律,强调了在追求理想生活的同时,应遵循自然与内心的律动。
“祈招祈招,止皇于怠敖”,最后两句,诗人以祈求与召唤的形式,表达了对至高神灵的敬仰与呼唤,希望他们能停下忙碌的脚步,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安逸。这里既有对神灵的敬畏,也有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忘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黄泽谣》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与精神境界的深刻追求,以及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