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八十八》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八十八》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背山朝隐雾,傍殿夜闻钟。

忽忆此生事,都忘何处从。

百骸聚散一觉有春冬。

饮啄同山鸟,登临信竹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骸(bǎi hái)的意思:指人的全身,也表示人的骨骼。

朝隐(cháo yǐn)的意思:早晨隐秘地离开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聚散(jù sàn)的意思:聚集和分散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一觉(yī jiào)的意思:指一夜之间睡得很熟,形容睡眠质量好或睡得很沉。

隐雾(yǐn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饮啄(yǐn zhuó)的意思:形容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和追求程度不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归宗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首句“背山朝隐雾”描绘了山中早晨的朦胧景象,山背对着朝阳,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接着,“傍殿夜闻钟”则展现了夜晚寺院中的宁静,钟声悠扬,回荡在山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的意境。

“忽忆此生事,都忘何处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遗忘,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来源,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接下来,“百骸成聚散,一觉有春冬”则以身体的变化比喻生命的无常,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身体的衰老与新生,都在时间的流转中聚散无常。

最后,“饮啄同山鸟,登临信竹筇”描绘了诗人与山鸟共享天地,以竹杖登山的自在生活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金字经

犀箸丝鱼脍,象盘冰蔗浆。池阁南风红藕香。将。

紫霞白玉觞。低低唱。唱著道、今夜凉。

(0)

和子荣

暂使彭宣到后堂,安昌只以醉为乡。

浮云世事日千变,流水生涯天一方。

老子兴虽如庾亮,故人恩不减苏章。

能消几两寻山屐,回首狐丘本未忘。

(0)

史遂良索诗

立身有道邦,谁似直哉史。

流传百世后,各各异行止。

许史有何厚,在汉势如彼。

安史有何薄,在唐乱如此。

人之贤与愚,皆为类所使。

近从侪辈中,偶得一狂士。

未能通一经,谓可拾青紫。

时时出俚句,技痒不自己。

只恐落调歌,难入知音耳。

纵横言世事,不顾剌舌耻。

焉知阮嗣宗,口不挂臧否。

年高鬓如雪,乡曲所不齿。

试与阿戎谈,咄哉犁之子。

(0)

题渊明归去来图·其三

抛却微官百自由,应无一事挂心头。

销忧更借琴书力,借问先生有底忧。

(0)

过杨太尉坟

直道从来自不容,断碑千载尚尘封。

潼关关下坟三尺,清节高于太华峰。

(0)

再和

秋兴高于滟滪堆,秋光并入阮公杯。

霜凋蒲剑三棱折,雨裂荷衣十字开。

北雁远浮梁水动,南云低抱楚天回。

前年此日登高会,点检唯无短李才。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