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方 城 寻 七 叔 祖 旧 题 宋 /黄 庭 坚 壮 气 南 山 若 可 排 ,今 为 野 马 与 尘 埃 。清 谈 落 笔 一 万 字 ,白 眼 举 觞 三 百 杯 。周 鼎 不 酬 康 瓠 价 ,豫 章 元 是 栋 梁 材 。眷 然 挥 涕 方 城 路 ,冠 盖 当 年 向 此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眼(bái yǎn)的意思:用眼神表示不满、轻视或嘲笑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栋梁(dòng liáng)的意思:栋梁,指房屋主梁,比喻支撑整个结构的重要人物或重要力量。
方城(fāng chéng)的意思:指城墙四面都很坚固,没有破口的城市。
冠盖(guān gài)的意思:冠盖是指帽子和盖子,比喻掌权、控制。
挥涕(huī tì)的意思:挥动泪水,形容悲痛哭泣。
举觞(jǔ shāng)的意思:举起酒杯,祝福和庆祝。
眷然(juàn rán)的意思:形容人们对于某种情感或事物感到深深的依恋和眷顾。
康瓠(kāng hù)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善良,为人正直。
落笔(luò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画时,笔触到纸上或画布上。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清谈(qīng tán)的意思:指清雅、高尚的言谈交流方式。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野马(yě mǎ)的意思:指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豫章(yù zhā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愉快。
周鼎(zhōu dǐng)的意思:指周朝时期的大型青铜鼎,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
壮气(zhuàng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概豪壮,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困苦。
栋梁材(dòng liáng cái)的意思:指有才能、有能力的人,是支撑和担当重任的重要人物。
- 注释
- 壮气:豪迈的气势。
南山:比喻高大的山或宏伟的事业。
排:驱逐,排除。
野马:喻指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尘埃: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清谈:轻松的谈话。
落笔:下笔写作。
白眼:轻蔑不屑的目光。
觞:古代盛酒的器具。
三百杯:极言饮酒之多。
周鼎:象征贵重的宝物。
康瓠:普通器皿,比喻价值低微的事物。
豫章:古代地名,这里泛指珍贵木材。
栋梁材:比喻有才能、能担当重任的人。
眷然:依恋不舍的样子。
方城路:具体地点,可能指诗人所在之地。
冠盖:古代官员的车乘,代指官员。
当年:过去的时间。
- 翻译
- 豪情壮志如南山般磅礴,如今却只能任由野马和尘埃驱使。
轻松的谈话中能挥洒下万言之多的文字,举杯时却只对白眼之人敬酒三百杯。
周朝的宝鼎也不值康瓠的价钱,豫章本就是栋梁之材。
满怀感慨地站在方城路上,遥想当年众多的官帽车盖曾络绎而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表达了作者对先人的怀念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首句“壮气南山若可排”以豪迈之气比拟七叔祖的壮志,暗示其往日的雄心壮志如同南山般巍峨。接下来的“今为野马与尘埃”则描绘了现实中的落魄,将自己比作在尘世中奔忙的野马,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
“清谈落笔一万字”展现了作者的文采飞扬,即使在闲谈中也能下笔千言,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和才思敏捷。“白眼举觞三百杯”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对生活的豪放态度,即使面对不如意,也能借酒浇愁,自我宽慰。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运用典故,表明自己虽未得到应有的赏识,但坚信自己的才能如同周代的宝鼎或豫章的良木,终有被识货的一天。最后,“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表达了对过去繁华岁月的追忆,以及对七叔祖曾经显赫地位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才华的自豪,又有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冈尉钱绅种莲其上开轩榜曰起灵盖取鲍参军荷花赋超四照之灵本云
平吴利在获二陆,我得斯人一夔足。
明光射策卷波澜,灞桥新诗挟冰玉。
只因心赏鲍参军,种花欲招千载魂。
笔端有口不倚辨,尽付此花生气存。
一代风流几顿尽,汉官威仪聊复正。
觅句何劳梦惠连,解颐未用呼匡鼎。
秋风蘋末助飕飗,花药应须让一头。
何必嘉陵种嘉橘,始拟人间千户侯。
次韵李成德谢人惠墨牛
君不见八百里誇王氏驳,常策家童莹蹄角。
绮襦纨裤竞奢豪,卧席不安愁祸作。
何如传宝墨牛图,不饰青黄如素朴。
向来奇画购千金,宜在兰台天椂阁。
两牛方斗未雌雄,或奔而从或小却。
其馀三四亦殊绝,或如虎卧鹤俛啄。
滕王蛱蝶东丹马,嘉陵山水青田鹤。
如将优劣比人材,长文何必惭文若。
人言爱画亦一癖,被野牛羊何用貌。
是家持论果非耶,烦君试为评其略。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