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尚近人已遁,日啜薄糜终不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孤烟(gū yān)的意思:形容孤立无援,独自一人。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近人(jìn rén)的意思:接近人群,与人为善,待人友好。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数点(shǔ diǎn)的意思:计算、数数
微时(wēi shí)的意思:短暂的时间,片刻,瞬间
小住(xiǎo zhù)的意思:短暂停留,暂时居住
野芋(yě yù)的意思:指人们在野外采摘的野生芋头,比喻事物原始、粗糙、未经加工的状态。
一尊(yī zūn)的意思:指一位德高望重、地位崇高的人。
隐士(yǐn shì)的意思: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人,也可以指对世俗生活不感兴趣,追求自我修养的人。
猿嗛(yuán qiàn)的意思:指猴子叫声,比喻不明所以的声音。
枳篱(zhǐ lí)的意思:狭窄的门或洞,比喻限制人的自由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 注释
- 高山色:秋天的山色。
寒雨霏微:稀疏而寒冷的小雨。
兰亭:著名的书法圣地。
辄怀歉:总是感到遗憾。
隐士:隐居的人。
漠漠孤烟:稀疏的炊烟。
枳篱:用枳树做的篱笆。
柴门:简陋的木门。
笛声:远处传来的笛声。
薄糜:稀薄的粥。
山藜野芋:山中的藜草和野生的芋头。
猿嗛:猿猴分享的食物。
- 翻译
- 秋天的高山景色如被染过般翠绿,寒雨稀疏时几点飘落。
兰亭美景虽在眼前却许久未至,每次面对湖光山色都心生遗憾。
听说那里隐居着一位高人,松林间升起淡淡的孤烟。
独自拄杖前往拜访,穿过弯曲的枳篱来到那扇柴门前。
笛声似乎还在耳边,但人已离去,每日仅以稀粥度日,毫不嫌弃。
不如在此暂住,共享一杯酒,山野藜藿与猿猴分享食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色的深沉如墨,细雨轻落,增添了清冷的氛围。诗人提及向往已久的兰亭,却久未得见,每次面对湖光山色都心生遗憾。他听说山中有位隐士,松烟袅袅升起,勾起了探访的兴致。然而,当他独自持杖寻访,隐者已离去,只留下笛声飘渺和柴扉半掩。隐者虽然生活简朴,日食粗茶淡饭,但笛声悠扬,心境高洁。诗人遗憾未能与隐者共饮,只能想象他们共享山蔬野果,甚至分食猿猴争夺的食物。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不遇隐者的淡淡失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