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谁复识,试语洞山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洞 山 克 文 长 老 宋 /苏 辙 无 地 容 锥 卓 ,年 来 转 觉 贫 。偶 知 珠 在 手 ,一 任 甑 生 尘 。窜 逐 非 关 性 ,颠 狂 却 甚 真 。此 心 谁 复 识 ,试 语 洞 山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窜逐(cuàn zhú)的意思:指人群或事物被追逐、驱赶、迅速离开的情况。
颠狂(diān kuáng)的意思:疯狂、癫狂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生尘(shēng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长时间不使用而积灰尘,也比喻人长时间不接触外界而落后或陈旧。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一任(yī rèn)的意思:指担任一职位或一任期。
甑生尘(zèng shēng chén)的意思:比喻人在清贫困苦的环境中成长,意味着通过吃苦耐劳获得成功。
- 翻译
- 无处立足,生活日益贫困。
偶尔意识到自己拥有珠宝,任由瓦甑积满灰尘。
流离失所并非本性使然,疯狂行为却显得格外真实。
这颗心又有谁能理解?试着去告诉洞山人。
- 注释
- 无地:没有立足之地。
容锥:容身之处。
卓:安置。
转觉:逐渐感到。
贫:贫穷。
偶知:偶然发现。
珠:珠宝。
在手:握在手中。
甑:古代炊具,瓦甑。
生尘:积满灰尘。
窜逐:逃窜流放。
非关:并非由于。
性:本性。
颠狂:疯狂。
甚真:非常真实。
此心:我的内心。
谁复识:又有谁能够理解。
试语:试着告诉。
洞山人:虚构的人物,可能指有智慧的隐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洞山克文长老》。诗中表达了诗人生活困顿、物质匮乏的境况,但内心却坚守着某种精神财富。"无地容锥卓,年来转觉贫"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难,连立足之地都难以找到,贫困日益加剧。"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运用比喻,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心中珍视的精神财富(如智慧或美德)并未被忽视,即使日常器物如甑(炊具)蒙尘,也无妨。
后两句"窜逐非关性,颠狂却甚真"揭示了诗人对于命运坎坷的坦然接受,认为自己的遭遇并非出于本性,而是外界的逼迫,而内心的坚持和真实情感反而更为纯粹。最后,诗人以"此心谁复识,试语洞山人"作结,表达了对知己的理解与期待,希望洞山人能理解他这份独特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的困顿,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
便好去朝天。
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
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有赋待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
甚矣我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满江红 江行和杨济翁韵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
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
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
英雄事,曹刘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