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缺名《斑竹杖偈》》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缺名《斑竹杖偈》》全文
唐 / 浙东众诗人   形式: 四言诗  押[养]韵

护性维戒,扶身在杖。动必由道,心无来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无来(wú lái)的意思:没有来源,没有根据

翻译
保护本性依靠戒律,支撑身体需要拐杖。
注释
护性:保护自己的本性和心灵的纯净。
维戒:遵守戒律,指道德或行为规范。
扶身:扶持身体。
在杖:依赖拐杖,比喻外在的帮助。
动必由道:一举一动都依据正确的原则或道路。
心无来往:心里没有杂念,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平静。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浙东众诗人的作品,名为《斑竹杖偈》,收录在鲍防的《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中。诗人通过描写老人持杖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心性自守的赞美。

“护性维戒”表明老人警醒自己,保持本性的纯净,不为外物所诱惑。“扶身在杖”则形象地描绘出老人年迈需要倾靠竹杖以行走的情景。这里的“杖”不仅是生活上的辅助工具,也象征着道德修养和智慧的支撑。

“动必由道”意味着每一次行动都遵循大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在道德的指导下进行。这种行为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顺应天道的人生态度的推崇。

“心无来往”则暗示老人的内心世界非常平静,没有世俗杂念的干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一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静坐守寂”的修身养性之理念。

整首诗通过对老人持杖行走这一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为、心灵宁静和自然顺应的人生智慧的赞美。

作者介绍

浙东众诗人
朝代:唐

猜你喜欢

伤乱二首

龙蛇风浪起空潭,苍莽山河泣坠簪。
乱向十年余史笔,贫无一字到诗函。
心惊塞马过淮北,梦逐关鸿度岭南。
肉食何人司重鼎,等閒挥麈事清谭。

(0)

小松二首

初栽准拟雨如膏,无奈晴暄思郁陶。
造物见怜甘泽霈,倚天会见百寻高。

(0)

白云亭和韵二首

碧桃溪会创幽亭,岂是从前浪得名。
静对好山閒日月,却疑尘贡有蓬瀛。
檐间自在烟云合,砌下长流风雨声。
林坞下遮沧海阔,暂来还得眼双明。

(0)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

蜀人在昔朝京路,斥堠摧颓草木深。
马驿锦官俱改辙,兽蹄鸟迹动惊心。
生人采捕祠乌鬼,强客椎埋隐绿林。
何日五丁开故道,关河北望可沾襟。

(0)

题仙都山二首

时常展画图,今喜到仙都。
尽得烟霞景,方知手笔粗。
擎天成一柱,镇地出三吴。
苔片封车辙,莲香泛鼎湖。
占风来海国,迎日上云衢。
似笋千寻直,如蓝四面铺。
秀能通造化,高岂礙抟扶。
雷雨生岩窦,星辰绕药炉。
金华惭叱石,玉女望投壶。
观古坛尤在,碑荒字半无。
未曾迷阮肇,何倦醉麻姑。
尘外标名异,空中立影孤。
笑秦铭泰岳,嫌舜葬苍梧。
夏月风长满,秋霜草不枯。
步虚吟羽客,滴翠湿樵夫。
独称瀛洲侣,吟看典郡符。

(0)

挽真西山二首

一片诚心并若丹,爱民何止十分宽。
不成中国相司马,空使苍生望谢安。
广益集思今已晚,以明佐圣古来难。
治平一卷黄扉墨,留与君王拭泪看。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