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红裙(hóng qún)的意思:形容女子穿着华丽美丽的红裙,非常漂亮。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屈指(qū zhǐ)的意思:屈指是指用手指弯曲来表示数字的动作,成语屈指则表示极少的数量。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谁肯(shuí kěn)的意思:表示对于某种行为或事情,没有人愿意或敢于去做。
贤宰(xián zǎi)的意思:指贤能的人担任宰相,意味着能力出众,才干卓越。
闲庭(xián tíng)的意思:指心情宁静,无事可做,没有烦恼和压力。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指数(zhǐ shù)的意思:倍数、比例
朱门(zhū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富贵之家。
孜孜(zī zī)的意思:指勤勉不懈怠,努力不停歇。
- 翻译
- 请公正地数一数富贵人家的华屋,又有谁会真心喜爱这株植物。
即使在小小的栏杆旁种满紫色的花朵,空闲的庭院也更希望有红花点缀。
寒冬时节,它的翠绿始终不易凋零,秋天的凉风吹过,它的声音早已被人听见。
如果不是风雅有才的宰相,又有谁会把它从花丛中挑选出来呢。
- 注释
- 朱门:富贵人家的宅院。
孜孜:勤勉,专心致志。
紫艳:紫色鲜艳的花朵。
红裙:比喻红色的花朵,形象生动。
三冬:冬季的三个月。
犯:侵犯,这里指被其他颜色或事物夺走。
秋声:秋天的风声,暗指花开的声音。
风流贤宰相:风雅有才华的官员。
花群:花丛,比喻众多的花草。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开篇“请公屈指数朱门”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到自己的家中来,分享彼此的喜悦与烦恼。而“谁肯孜孜爱此君”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切怀念和渴望。
接下来的“小槛纵多栽紫艳,闲庭且要曳红裙”中,“小槛”指的是围绕在庭院周边的小墙或栏杆,而“紫艳”则是指那些种植在槛中的花卉。诗人通过这两句描写了庭院内外的美丽景色,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享受。
三、四句“三冬翠色终难犯,五月秋声早已闻”则是对季节变化的感慨。“三冬翠色”指的是即便在严寒的冬天,竹子也能保持着翠绿的颜色,不会因寒冷而凋零。而“五月秋声早已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是在五月的春末之际,也已经能够听到秋天的风声,这里的“秋声”可能是指蝉鸣或者其他表示夏尽将近的声音。
最后两句“不是风流贤宰相,何人移尔入花群”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意。诗人认为自己并非是那种才华横溢、德行高尚的贤能之辈,因此对于能够与朋友在这美丽的庭院中共度时光感到十分荣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