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秋已老,菊荒而崩篱。
-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寿酒:祝寿的酒。
时节:季节。
无差池:非常准时,没有偏差。
我生:我的一生。
秋已老:秋天已深。
菊:菊花。
荒:凋零,衰败。
而:连词,表并列。
崩篱:破损的篱笆。
- 翻译
- 在重阳节这一天举杯祝寿,时间总是恰到好处。
我的人生已经步入秋季,菊花凋零,篱笆也显得破败。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怀旧的画面。"九日把寿酒,时节无差池"表达了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举杯畅饮,以庆祝长寿之意,而岁月匆匆,时间流逝却无从阻挡。接着"我生秋已老,菊荒而崩篱"则显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哀伤。"菊"在这里不仅是秋天的象征,更寄寓着诗人的孤独与凄凉之情。
诗中透露出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悲凉,更有时代更迭、友人渐疏的无奈。这也正呼应了古人对于重阳节的传统感怀,那就是在这个日子里,人们通常会登高望远,以寄托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诗人的笔触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也不乏对现实孤独境遇的描摹。正是这种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领悟,赋予了这首诗以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立春日偶书
我生行年四十五,去年失恃今何怙。
四人兄弟一人在,敢叹零丁与孤苦。
家贫无田惟有书,读书未遇将何如。
不农不商又不禄,百事无成生计疏。
大儿痴顽无好习,见人懒作低头揖。
小儿学语未分明,近始扶床能独立。
山妻抱儿认父面,愿汝父子长相见。
但令骨肉在眼前,到老不嫌贫与贱。
纫穿补绽无时息,昼纺绵花连夜绩。
食指衣身累转多,头焦鬓秃空啾唧。
婢较初来过半长,手拙未解调羹汤。
学攻针线更迟钝,两日一裤缝三行。
苍头入门懒无匹,面垢脚朘常菜色。
使令内外岂云无,自然不得分毫力。
破屋数间如玉川,床头旧物馀青毡。
愁来就枕且醉眠,万事得失皆由天。
《立春日偶书》【明·董纪】我生行年四十五,去年失恃今何怙。四人兄弟一人在,敢叹零丁与孤苦。家贫无田惟有书,读书未遇将何如。不农不商又不禄,百事无成生计疏。大儿痴顽无好习,见人懒作低头揖。小儿学语未分明,近始扶床能独立。山妻抱儿认父面,愿汝父子长相见。但令骨肉在眼前,到老不嫌贫与贱。纫穿补绽无时息,昼纺绵花连夜绩。食指衣身累转多,头焦鬓秃空啾唧。婢较初来过半长,手拙未解调羹汤。学攻针线更迟钝,两日一裤缝三行。苍头入门懒无匹,面垢脚朘常菜色。使令内外岂云无,自然不得分毫力。破屋数间如玉川,床头旧物馀青毡。愁来就枕且醉眠,万事得失皆由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567c6d870f2c6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