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辎尘净路,策马潦收滩。
缨犬思驰足,韝鹰欲奋翰。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清晨,皇帝陪同皇太后巡行至塞外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雄伟与辽阔,以及行军途中的细节。
首联“塞堞倚层峦,遥遥云际看”,开篇即展现出边塞的壮观景色,城墙依附于层层山峦之上,远眺时仿佛能触及云端。这种景象既显现出边塞的险峻,也暗示了皇室出行的庄重与神圣。
颔联“整辎尘净路,策马潦收滩”则聚焦于行军过程中的细节。辎重车辆排列整齐,道路洁净无尘,策马疾行,水滩上的积水已退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军队行进的秩序井然,也体现了行军速度之快,显示出军队的高效与纪律性。
颈联“缨犬思驰足,韝鹰欲奋翰”进一步描绘了行军途中的动物形象。缨犬似乎在急切地奔跑,渴望追逐;韝鹰则准备振翅高飞。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象征着军队的勇猛与机敏。
尾联“时巡古有制,讵是重游盘”则表达了对这次巡行活动的深意理解。引用古代帝王巡行的制度,强调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游玩,而是遵循传统的重要仪式,体现了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对国家治理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壮美风光,军队的纪律与勇猛,以及皇家出行的庄严与意义,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商颜多义鸟,义鸟实可嗟。
危巢末累累,隐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雏,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罗。
商人每秋贡,所贵复如何。
饱以稻粱滋,饰以组绣华。
惜哉仁义禽,委戏于宫娥。
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盖缘生不多。
祸患如棼丝,其来无端绪。
马迁下蚕室,嵇康就囹圄。
抱冤志气屈,忍耻形神沮。
当彼戮辱时,奋飞无翅羽。
商山有黄绮,颍川有巢许。
何不从之游,超然离网罟。
山林少羁鞅,世路多艰阻。
寄谢伐檀人,慎勿嗟穷处。
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
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
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
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
从事得如此,人人以为难。
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
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
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
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
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
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
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
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