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庐仅蔽席,于生已为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里(běi lǐ)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迁往别处。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定居(dìng jū)的意思:安定地居住在某个地方,不再迁移。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力守(lì shǒu)的意思:坚定地保持、守护某种力量或信念。
南邻(nán lín)的意思:指南方的邻居,即指南方国家。
绮纨(qǐ wán)的意思:形容衣物华丽绚丽,多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穷栖(qióng qī)的意思:指贫穷困苦的生活状况。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玉台(yù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升、地位显贵。
云雨(yún yǔ)的意思:云雨是一个形容两个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成语。在古代,云雨常常被用来暗指两个人之间的性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贝琼在明朝时期的迁居生活,反映了他贫困而频繁搬家的境遇。通过对比自己与周围邻居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展现了社会阶层的鲜明差异。
首句“我贫无定居,一岁三四迁”,开篇点题,直接表达了诗人因贫困而无法固定住所,一年内多次搬家的事实。这种不稳定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接着,“破庐仅蔽席,于生已为宽”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居住条件的简陋。破旧的房屋只能勉强遮挡风雨,对于生存来说已经算是宽裕。这样的生活环境,与后文邻居们豪华的居住条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贫富差距之大。
“南邻盛车马,北里矜绮纨”描绘了邻居们的奢华生活。南边的邻居拥有华丽的车辆,北边的邻居则以穿着昂贵的丝绸为荣。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社会上层人士的富裕与享受。
“高楼出云雨,一一居神仙”一句,形象地比喻了邻居们居住环境的高雅与舒适,仿佛他们生活在云端仙境之中。这与诗人自己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凸显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鸿沟。
“何异玉台秀,四时游且盘”将邻居们的奢华生活比作美玉之台上的秀丽景色,四季皆可游玩观赏。这一比喻不仅强调了邻居们生活的精致与美好,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羡慕。
最后,“念力守穷栖,去去非所安”表达了诗人坚守贫困生活的决心,但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不满与不安。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隐晦抗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中贫富悬殊的现象,以及底层人民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压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人冒雨寻白兆山桃花岩中途雨甚小憩山寺被酒有怀太白·其一
残宵闻轻雷,破晓辨游躅。
老筇动高兴,意行复谁促。
濛濛城西渡,野水带寒玉。
东风信马蹄,洲草萋已绿。
连畦平衍尽,复岫岖嵚续。
阴霾湿危空,线路瞰幽谷。
回风吹雨来,万壑响琴筑。
平生谪仙人,高歌在林麓。
粉房望咫尺,不得骋吾足。
置此下山去,山中酒应熟。
六舟属题汤雨生将军所赠画梅即次将军自题韵
众生苦颠倒,孰肯解其缚。
将军拯物心,欲使出沟壑。
老梅得成柯,寒不受雪虐。
那知琴隐园,悲风顿衰索。
城郭人民非,翔舞归来鹤。
幽香伴忠魂,苦恼乃极乐。
平生金石契,高僧共咏谑。
遗墨佛护持,九霄气磅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