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五(bǎi wǔ)的意思:形容人年龄老迈,已经过了五十岁。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山半(shān bàn)的意思:山的一半,指山势的高峻险峻。
收山(shōu shān)的意思:指结束某种活动或事业,不再继续。
祠官(cí guān)的意思:指封建时代以祭祀祖先为名义,实际上却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官员。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五日(w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只有五天。
西京(xī jīng)的意思:西京是指古代中国汉朝和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用来形容地位高大、气势雄伟的城市或地方。
遥祭(yáo jì)的意思:遥远地祭祀祖先或英灵。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祝版(zhù bǎn)的意思:祝福和庆贺的意思。
走令(zǒu lìng)的意思:指行为举止得体,符合礼仪规范。
百五日(bǎi wǔ rì)的意思:指一百五十天,也用来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十三陵(shí sān líng)的意思:指明代十三位皇帝的陵墓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金陵杂诗(其二)》。诗中描绘了春雨后的金陵景色,以及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期盼。
首句“春雨收山半,江天出翠层”描绘了春雨过后,山色半隐半现,江天一色,翠绿层叠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之情。这里的“百五日”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式,相当于现在的105天,常用于纪念或祭祀。而“十三陵”则是指明朝皇帝的陵墓群,这里通过遥祭十三陵,寄托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先人的怀念。
接下来的“祝版书孙子,祠官走令丞”两句,描述了祭祀活动的场景。祝版是祭祀时用来表达祝福的木板,书孙子可能是指书写子孙后代的繁荣昌盛;祠官和令丞是负责祭祀活动的官员,他们的忙碌表现了对祭祀仪式的重视。
最后,“西京遗庙在,天下想中兴”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复兴的期待。西京通常指古代的都城,这里的“遗庙”可能指的是保留下来的古代庙宇或历史建筑。诗人通过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寄托了对未来国家强盛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的缅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