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如糟可餔,清亦足可濯。
《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何等(hé děng)的意思:表示程度或程度的高低,相当于“多么”、“如何”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孺子(rú z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具有出色的才能或能力。
三熏(sān xūn)的意思:指一种熏烤的方式,即将物品放置在烟熏中,经过三次熏烤,使其更加香味浓郁。
意似(yì sì)的意思:意思相似或相近。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专一(zhuān yī)的意思:专心致志,全力以赴追求某个目标。
自专(zì zhuān)的意思:自私专横,只顾自己不顾大局。
- 注释
- 梅兮:梅花。
何等:多么。
意似:意境像。
幽人:隐士。
待:需要。
三熏:多次熏陶。
胜自:独自。
专一壑:充盈山谷。
屈原语:屈原的话语。
醉醒:酒醉后清醒。
孺子歌:孩子的歌声。
糟可餔:醉酒如糟粕可供食用。
清亦足可濯:清纯也足以洗涤。
- 翻译
- 梅花是多么特别的花,意境仿佛出自隐士之手。
它的芬芳无需多次熏陶,独自就能充盈山谷。
屈原的话语如酒醉后清醒,孩子的歌声分清了清浊。
即使是醉酒如糟粕,也能提供滋养;清纯同样足以洗涤心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标题为《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梅花为对象,赞美其高洁的品质。他将梅花比作深思的隐士,寓意其清雅脱俗,不需过多的香气熏陶,就能独占山谷的清幽。诗人引用屈原和孺子的典故,进一步强调梅的清醒与纯净,即使醉态如酒可供饮用,其清芬也足以洗涤心灵。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清白节操的崇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