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一》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一》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绝句

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个人(gè rén)的意思:个体,单独的人

个个(gè gè)的意思:每一个,每个人

良知(liáng zhī)的意思:指人内心的良善、正直的道德心。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头面(tóu miàn)的意思:指头和脸,泛指面部。也用来形容地位高、声望大的人。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知更(zhī gēng)的意思:指在夜间值夜的人,也比喻有见识、有聪明才智的人。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自将(zì jiāng)的意思:自己成为将领,自己带兵打仗。形容自己能力出众,自信心十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一,旨在阐述其心学的核心思想——“良知”。诗中以“人人皆有仲尼”开篇,暗喻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蕴含着道德智慧和真理,即所谓的“良知”。然而,“自将闻见苦遮迷”,人们往往被外界的种种经验和知识所迷惑,忽视了内心的直觉和良知。

接下来,“而今指与真头面”表明作者现在要揭示良知的真正面貌,指出它就是引导我们行为和决策的内在道德指南。最后,“只是良知更莫疑”强调了对良知的信任和遵循,认为只要相信并实践良知,就能达到道德和精神上的自由与完善。

整首诗简洁有力,通过对比内外世界的认知差异,强调了内在道德直觉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回归内心,倾听良知的声音,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引。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倡导,也体现了王守仁心学体系中的核心理念——“致良知”。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洞庭秋四首·其二

洞庭秋昼永,气象坐中分。

浩荡三江水,苍茫万里云。

君山压波面,民舍傍城根。

自昔看图画,今焉过所闻。

(0)

洞庭秋四首·其一

洞庭秋旦好,馀雾尚怀山。

日色一竿际,波光万顷间。

宿商鸣橹去,夜网得鱼还。

佳趣知多少,濡毫恨思悭。

(0)

雨池荷花

云翳前山雨脚长,洒然清气动莲塘。

花中润色添来美,叶上繁声过去忙。

红面浑羞泣珠泪,翠盘微重泻琼浆。

萧萧古县无公事,赢得澄神坐冷床。

(0)

县斋即事

作邑惭无术,怀民赖有年。

讼筒消不逞,宾席汰非贤。

奉养庭闱稳,论求典册全。

谁言非吏隐,山水匝城堧。

(0)

咏唐史.契苾何力

自称烈士受唐恩,宁死延陀不屈身。

莫陋将军本蕃种,中朝似此几何人。

(0)

东庵院

闻说东庵在庐岳,浮屠百数独无双。

堂阴翠色连危嶂,门外清光挹大江。

怪石巑岏坐龙虎,老松突兀树旌幢。

何时得对幽佳趣,摆脱尘襟酒满缸。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