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令穰秋村平远图》
《赵令穰秋村平远图》全文
元 / 邓文原   形式: 七言律诗

白沙翠竹江皋,几处村居寂寥

水落渔梁暗度霜清曲渚荇初销。

千山杂沓凝岚紫,万木萧森向晚彫。

自是秋光无限好,谁如点染付轻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度(àn dù)的意思:在暗中穿越或通过。

白沙(bái shā)的意思:白沙是指沙子的颜色非常白,用来形容地面洁白无瑕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纯洁无暇,没有瑕疵。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村居(cūn jū)的意思:指农村的居民和生活环境。

点染(diǎn rǎn)的意思:点缀、涂抹颜色。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江皋(jiāng gāo)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江河之中的水流。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霜清(shuāng qīng)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冰冷清澈。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渔梁(yú liáng)的意思:渔梁是指渔夫在河边搭建的木架子,用来放置渔网,用以捕鱼。这个成语比喻利用别人的劳动成果或者依靠他人的功劳。

杂沓(zá tà)的意思:杂乱无序、纷纷扰扰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的宁静画卷。首句“白沙翠竹映江皋”,以“白沙”与“翠竹”对比,渲染出秋日的清新与静谧。接着“几处村居对寂寥”,点明了画面中散布的几户人家,与四周的寂静形成对比,更显乡村的宁静。

“水落渔梁人暗度,霜清曲渚荇初销”,通过“水落”、“渔梁”、“霜清”、“曲渚”、“荇初销”等意象,展现了秋季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场景,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人情之味。

“千山杂沓凝岚紫,万木萧森向晚彫”,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将视线引向远方的群山和傍晚时分的树林,紫色的山岚与凋零的树木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秋景图。

最后,“自是秋光无限好,谁如点染付轻毫”,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秋色的喜爱之情,并赞叹只有画家才能将如此美景以轻盈的笔触描绘出来,既是对画家技艺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美景的深情礼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乡村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邓文原
朝代:元   字:善之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生辰:公元1258年至1328年

邓文原(公元1258年至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邓文原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猜你喜欢

梁武选公济孝思歌·其三

履霜思已深,对雪重悽恻。

竹笋为谁生,寒林惨无色。

(0)

寓目

苍松怪若虬,秋草高于鹤。

倚杖独无言,庭寒晓霜落。

(0)

秋闺·其一

惨澹风烟暮,沧江老杜蘅。

所忧在远道,君重妾身轻。

(0)

赠史中丞文直

千载东南计,三秋战守功。

阵云回气色,匣剑闭雌雄。

往事长歌外,流年高卧中。

风霜惟劲竹,江海一冥鸿。

薄俗怀巢父,幽期得阮公。

醉来论世故,谬许老夫同。

(0)

送陆比部子韶决狱江南

西曹持汉律,南使发吴吟。

落月严城早,寒蝉别思深。

九秋行肃杀,万木动萧森。

帆下石头夕,云连扬子阴。

榜人偏利涉,词客重登临。

为爱陆机赋,悠悠千古心。

(0)

重九董户部子才过邺饯别北园赋得中字

上客论交樽酒空,高台送别剑歌雄。

半天白雁登临外,九日黄花聚散中。

草树西看凄晚照,关山北去急秋风。

青云各重功名念,动说匡时有异同。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