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鸟啼春昼,晴云护草堂。
阑干閒徒倚,巢燕落泥香。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的自然美景和闲适的生活情趣。
首句“好鸟啼春昼”,开篇即以鸟鸣声渲染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晴云护草堂”一句,通过“晴云”的形象,不仅描绘了天空的明媚,也隐喻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安逸。这两句通过鸟鸣与晴云,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氛围。
“日高忘盥栉,天暖减衣裳”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悠闲生活状态。在温暖的春日里,诗人忘记了日常的琐事,如洗漱等,可见其心境之闲适。同时,随着天气变暖,衣物的增减也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和个人对自然的敏感感知。
“洗砚抄花谱,钩帘看海棠”则将诗人的兴趣与活动具体化。洗砚抄录花谱,既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研究,也暗示了他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品味。而“钩帘看海棠”则直接描绘了诗人欣赏海棠花的情景,海棠花的美丽与诗人的雅兴相得益彰。
最后,“阑干閒徒倚,巢燕落泥香”两句,以静态的阑干和动态的燕子,共同构成了画面的结尾。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享受着春日的宁静与美好,而燕子落在泥土上的香气,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生动的气息。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春日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与陶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生活状态的展现,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斋明尊宝箓,祇肃建真场。
上帝灵心显,中宵瑞羽彰。
入丰惭美应,上雍喜嘉祥。
彩仗留轻迹,彤霞混葆章。
乍冲香馥郁,高映缭荧煌。
云汉敷宸唱,繁禧浃万方。
金谷先春,见乍开江梅,晶明玉腻。
珠帘院落,人静雨疏烟细。
横斜带月,又别是、一般风味。金尊里。
任遗英乱点,残粉低坠。
惆怅杜陇当年,念水远天长,故人难寄。
山城倦眼,无绪更看桃李。
当时醉魄,算依旧、裴回花底。斜阳外。
谩回首、画楼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