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岿然在,僧鱼冷不鸣。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灵 塔 寺 宋 /王 炎 萧 寺 经 新 雨 ,山 间 六 月 清 。松 梢 凝 翠 滴 ,蕉 叶 自 风 生 。古 塔 岿 然 在 ,僧 鱼 冷 不 鸣 。旅 怀 多 感 激 ,高 树 又 蝉 声 。
- 注释
- 萧寺:寂静的寺庙。
经新雨:刚下过雨。
山间:山中。
六月清:六月天气清爽。
松梢:松树顶端。
凝翠滴:凝聚成绿色的露珠。
蕉叶:芭蕉叶。
自风生:随风而动。
古塔:古老的塔。
岿然:坚固不动的样子。
僧鱼:寺庙中的鱼。
冷不鸣:静默无声。
旅怀:旅途的心情。
感激:感慨。
高树:高大的树。
蝉声:蝉鸣。
- 翻译
- 刚刚下过雨的寺庙,山间的六月格外清凉。
松树梢头挂着翠绿的露珠,芭蕉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古老的塔屹立不动,鱼儿在水中静静地不发出声响。
旅人的思绪充满感慨,高高的树上传来蝉鸣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新的山间景象,通过对自然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感慨与孤独之情。
“萧寺经新雨,山间六月清。”开篇便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湿漉漉的山寺景象。新雨过后,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脱俗,连时间似乎都变得缓慢而静谧。
“松梢凝翠滴,蕉叶自风生。”诗人细致地观察着周遭环境,松树的尖梢上凝结着晶莹的雨珠,而香蕉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生命力勃发。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古塔岿然在,僧鱼冷不鸣。”古老的塔庙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沉稳而安静。塔前的池塘里,连水中的鱼儿都不愿意打破这份宁静,不发出一点声音。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人对于周遭环境中静谧氛围的感受。
“旅怀多感激,高树又蝉声。”诗人的心境随着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渐渐深沉。在旅途中的他,对这一切有着更多的情感波动。高大的树木间传来了蝉鸣的声音,这声音似乎与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相呼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场心灵上的旅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不习书绢殊失故态已付染师作碧玉老人卧帷矣呵呵拙诗纪兴录上顾别驾先生以博一笑
用绢不用里,下笔无神气。
何况辟其行,大小难更置。
能书法本同,万物性各异。
茅君疏而野,拘拘用乃废。
我且毛颖之,安能免濡滞。
书成始大惭,未忍水火弃。
持以付染师,经营卧帷事。
作诗告先生,其契茅君理。
赵伯颙别驾迎师九江一见欢甚陪款旬日别去因赠二诗道予志兼东翁方伯林宪使旧友·其一
远统王师过九江,劳君候我碧油幢。
几回梦想何时见,一见心从此日降。
舟次匆匆分别驾,樽前草草叙同窗。
凯还有待来春后,重儗联珂会帝邦。
景泰丙子六月十七日便道与大理少卿弋阳李公游上清明日游仙岩皆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书之翛然亭·其一
九载名山五度过,山容霭霭势峨峨。
洞穿海外飞仙岛,水接天中织女河。
白鹤盘风秋气近,紫箫吹月夜凉多。
宦情也动幽栖念,可奈深恩未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