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残梅(cán méi)的意思:指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质。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当是(dàng shì)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完全符合事实或道理。
进士(jìn shì)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的人,也泛指通过考试进入官场的人。
力战(lì zhàn)的意思:全力以赴进行战斗,毫不畏惧地奋力作战。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千石(qiān dàn)的意思:千石指的是一种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一千石粮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物品的数量非常多。
晴和(qíng hé)的意思:指天气晴朗、和煦宜人,也可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和谐。
穷途(qióng tú)的意思:指人走到了尽头,没有出路,陷入困境。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少壮(shào zhuàng)的意思:年轻时不努力,到老年只能感到悲伤和遗憾。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益(wú yì)的意思:没有益处,毫无用处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知州(zhī zhōu)的意思:指明白事理、有才干的官员。
二千石(èr qiān dàn)的意思:表示一个人的能力或者价值超过了一般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能力出众。
进士科(jìn shì kē)的意思:指科举制度中的进士考试。进士科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考试科目,用来选拔人才。此成语泛指通过考试取得进士身份。
- 翻译
- 一生中取得的成就不少,但在困境中无力对抗众多困难。
那些只知州务的官员太多了,对科举考试考了三十年却感到羞愧。
年纪大了,恢复年轻时的活力几乎不可能,尽管春天的寒意最终会转为温暖。
反复计算过去和未来都没有意义,暂且靠着残存的梅花,借酒浇愁吧。
- 注释
- 当是:指在。
平生:一生。
取数多:取得的成就多。
穷途:困境。
无力:没有力量。
战群魔:对抗众多困难。
二千石:古代官职,泛指地方高级官员。
滥知州事:只知道处理州务,形容官员能力不足。
三十年:长时间。
羞进士科:对未能考中进士感到羞愧。
人老:年纪大。
决难:绝对难以。
重少壮:恢复年轻时的状态。
春寒:春天的寒冷。
毕竟:最终。
渐晴和:逐渐变得温暖。
筹来算往:反复思考计算。
终无益:终究没有帮助。
且:暂且。
傍:靠着。
残梅:凋零的梅花。
作醉歌:借酒消愁唱歌。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无尽追忆与自我能力衰退的哀愁之情的诗句。诗中“当是平生取数多,穷途无力战群魔”两句,通过数字“多”和“二千石”来形容自己年轻时期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在仕途上的不顺,但现在却感到“无力”,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雄心壮志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
接着,“三十年羞进士科”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自己科举之路的自责和悔恨。这里的“羞进士科”暗示了诗人的学术成就未能达成预期,而是带着某种尴尬情绪回望过往。
“人老决难重少壮,春寒毕竟渐晴和”则是对年华易逝、身体力衰的无奈感受。诗人用“人老”二字,简洁地勾勒出生命的流逝与体力的下降,同时通过“春寒毕竟渐晴和”,寄寓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以及时间流转中的一种平静接受。
最后,“筹来算往终无益,且傍残梅作醉歌”则是诗人面对过去与未来时的超脱态度。这里的“筹来算往”意味着反复思考过去和未来,但是最终认识到这一切都是“终无益”,即无法改变现实。因此,诗人选择了“且傍残梅作醉歌”的放纵自我,以此作为自己心灵上的慰藉。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顾、对个人能力衰退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流逝与自然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年老和无力时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