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从事(cóng shì)的意思:从事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过门(guò mén)的意思:指婚姻中的女子出嫁到男方家庭,也可泛指女子嫁入新家庭。
里衣(lǐ yī)的意思:指内衣,衣服的一种。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诗癖(shī pǐ)的意思:指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喜欢写诗或读诗的癖好。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西邻(xī lín)的意思:指邻国西方的国家或地区。
下车(xià chē)的意思:下车指从车辆上下来,也比喻摆脱某种困境或不良局面。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邺侯(yè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地位上超过了自己的本分,过分自负、傲慢。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犹子(yóu zǐ)的意思:犹子是指独生子女。
诸孙(zhū sūn)的意思:指众多的孙子,表示后代繁多、子孙众多。
邺侯书(yè hòu shū)的意思:指遭受屈辱而无法申诉的情况,形容人受到冤屈或侮辱,却无法辩驳或申诉。
- 鉴赏
此诗《寄唐子华县令兼简赵季文从事》由元末明初诗人郯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乡里衣冠日已疏”,点明了诗人与故乡及乡亲之间的距离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乡里的衣冠人物渐行渐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与怀念。接着,“归来俯仰十年馀”一句,以时间的跨度强调了诗人离乡之久,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苍筠独喜经秋后”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坚韧不拔的竹子比喻诗人自己,即使在经历了秋后的严寒之后,依然保持了坚强的品质。而“白发休嫌把镜初”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淡然态度,认为即使是初次面对镜子中的白发也不必过于忧愁。
“犹子总传韦偃画,诸孙只守邺侯书”两句,通过描述家族传承的事例,展现了诗人对家族文化的珍视和自豪。韦偃是唐代著名画家,邺侯则是古代著名的藏书家,这两句话暗示了诗人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西邻从事耽诗癖,日日过门应下车”描绘了诗人邻居的爱好与日常交往,通过这一细节,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邻里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家族传承以及邻里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江门进帆海上作
众流趋海若,大壑去鸿蒙。
失路矜河伯,中途遇苑风。
纳川归浩浩,噫气入逢逢。
穷发还过北,扶桑更向东。
鹏身起羊角,鱼翼掩舟蓬。
巨浸浮天外,回流出地中。
槎来如有信,帆去若乘空。
万国波涛接,三山烟雾通。
游门思孔圣,垂钓想任公。
登碣心犹壮,乘桴道未穷。
临深谁复测,善下理能终。
行至杭州复与林翁二太史相及
方舟共南下,中道屡相望。
趋步皆迷路,翻飞总后行。
微踪易抛掷,孤棹久傍徨。
汜滥潮波远,邅回江路长。
挈提虽左右,毛羽共翱翔。
雨散分襟过,风期把袂将。
简书予有畏,史笔尔称良。
相遇犹三舍,齐盟复两乡。
櫜鞬如在晋,佳丽昔闻杭。
信是周旋地,能令乐事偿。
汰扬俱莫诮,前后亦何妨。